宋詞鑒賞·《沁園春 送春》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厄塞,龍沙渺莽。①東連吳會,西至秦川。②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③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⑤看兔葵燕麥,華清宮里;⑥蜂黃蝶粉,凝碧池邊。⑦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⑧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⑨
【注釋】 ①雁門:雁門關,在山西北部代縣境內。厄塞:險塞。龍沙:白龍堆沙漠的縮稱,在新疆境內。后泛指塞外沙漠之地。渺莽:遼闊迷茫。②吳會:東漢時分會稽郡為吳、會稽二郡,合稱“吳會”。即今江蘇南部及浙江部分地區。秦川:指東起潼關、西至寶雞號稱八百里的渭水流域。③?。和ā吧佟?。蓬壺:蓬萊和方壺。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百年:一生。④夫君:那人?!胺颉睘橹甘敬~?!熬睘樽鸱Q,這里指春。⑤滿眼句:語本杜甫《絕句漫興》:“滿眼楊花鋪白氈。”以春光老盡,喻國破家亡。⑥兔葵:葵菜,俗名木耳菜。燕麥:野麥。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引》:“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比A清宮:唐玄宗在驪山建筑的一所豪華離宮。這里借指宋宮殿。⑦蜂黃蝶粉:指靦顏事仇、趨炎附熱的宋朝降臣。李商隱《酬雀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凝碧池:在唐朝東都洛陽。安祿山集數百梨園弟子于此演奏。王維《凝碧池》:“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边@里借指宋宮。⑧七寶鞭:用晉明帝故事。王敦派兵追趕明帝,帝將七寶鞭與賣食嫗,追兵得之,賞玩不已,帝乃得脫。(《晉書·明帝紀》)這里指值得珍惜流連的景物。⑨潸(shan,刪)然:流淚的樣子。
【譯文】 春光,你要回去了嗎?風雨遮蔽了江面,煙塵昏暗了藍天。況且,雁門關險塞阻隔,龍沙堆空曠迷茫。東邊將吳會接連,西邊與秦川相銜。芳草連綿,掩遮了津渡;落英繽紛,遮蔽在道前。請在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中小住一百年。江南如此美景,問您是為了什么,不在此稍微流連? 江南,正叫人惜憐。只見漫漫楊花,化為白氈,無邊地伸延??匆娡每帑?,長滿在華清宮里;黃蜂粉蝶,纏繞在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可回。您又有何處可歸?途中徘徊不已,攜去了珍貴的七寶鞭。清風回旋,寄去一聲珍重的屬托。兩地相念,淚落漣漣。
【總案】 作為宋遺民,劉辰翁的亡國哀痛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而是沉淪其中,愈益深沉。臨安城破時,他就有“送春”之作。以后,在其作品中多次出現,反復傾訴亡國后的深哀巨痛,情辭悲苦,不忍卒讀。這首詞轉換一個角度寫“送春”,對春天深致挽留之意。作品留戀往日的繁華,極力渲染塞外歸所的荒寒,隱含著對被迫北上的三宮的思念。當然,春光老去,無法逆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更加哀婉感人。更深一層,是寫出了詞人的流離飄泊,中路徘徊,無所依歸,這是宋遺民的共同處境和共同心態,張炎筆下的“孤雁”便是其形神之寫照。沉痛已極,無以復加。通篇用比興手法,托物寓意。與其部分賦筆直書、略無含蓄之作相比,皆勝過一籌。而反問句、感嘆句的連用,及散文句式的巧妙融入,又有辛派愛國詞的遺風。
上一篇:陳人杰《沁園春次韻林南金賦愁》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沁園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