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②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③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④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⑤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⑥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 系斜陽纜。
【注釋】 ①南劍:宋州名,治今福建南平市。雙溪樓:在南平,劍溪和樵川二水在這里匯合而成深潭。②“倚天”句:語本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③“人言”三句:據《晉書·張華傳》:“西晉張華夜間常見紫氣上沖到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兩個星座)之間,便問雷煥,雷煥斷定是斗牛所相應的豐城(今屬江西)埋有寶劍,紫氣是寶劍的精光上徹于天。張華就讓雷煥去當豐城令,果然在該縣獄基下挖出兩把寶劍。張、雷各分一把。張華的一把在他被殺后失蹤。雷煥死后,他兒子雷華佩其劍過延平津(即劍溪),寶劍忽從腰間發出響聲,飛入水中。雷華急令人入水取劍,但見兩條龍光彩照水,在波浪中翻騰。這里概述這個傳說。④“待燃犀”句:典出《晉書·溫嶠傳》:“(溫嶠)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 ⑤“峽束”句:化用杜甫《秋日夔府詠懷》詩:“峽束蒼江起”句以描述雙溪樓所見山水之勢。危樓:指雙溪樓。斂:收束住。⑥元龍:指三國陳登,見前《賀新郎》(老大那堪說)注②。
【譯文】 我抬頭遙望失陷的中原,西北的天空正被浮云遮掩。需要一把長達萬里的倚天之劍,才能掃蕩云霧重現美麗的河山。人們傳說,就在這里,更深人靜,常常看見直沖云霄的寶劍光焰。我卻只看見高峻的山峰與沉寂的深潭,冷清清的潭水映著明月與疏星幾點。想要學溫嶠點燃犀角,扶住欄干向水底探看,又怕惹起風雷震怒,水妖兇殘。
這里兩道高峽對峙,緊緊地夾住江岸;江水在這里受阻,不得暢快向前。它怒吼著奔流到高樓前面,進入峽谷中卻只好自我收斂。我這個有湖海豪氣的陳元龍已經老了,不妨回山高臥,喝冷水睡涼席度過晚年。我登樓遠望,千秋的興盛和衰亡,百年來的悲哀與歡笑,一時都涌上心間。我要問:沙岸邊是誰卸落船帆,在黯淡的夕陽里拋錨系纜?
【集評】 清·周濟:“欲抉浮云,必須長劍,長劍不可得出,安得不恨魚龍?”(《宋四家詞選》)
清·陳廷焯:“詞直氣盛,寶光焰焰,筆陣橫掃千軍。雄奇之景,非此雄奇之筆,不能寫得如此精神。”(《云韶集》卷五)
【總案】 紹熙五年(1194)秋天,正在福建安撫使任上的稼軒被誣告落職,只得再回江西閑居。歸途中經過南劍州,登雙溪樓懷古,悲憤之感襲上心頭,于是寫下此詞。上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寫抗戰事業艱難,投降派猖狂的現實。將憂國思想、寶劍神話和延平津秋色三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來描寫,抒情氣氛頗為濃厚,充分突出了志士仁人的憂憤心理。下片專寫作者壯志不酬、抑郁悲涼的心理。過片三句,比興深婉,以峽束蒼江喻英雄受制于時局的窘境,極為生動。此后的述懷之筆,更令人悲憤難已。所呈現的千古興亡百年悲笑的懷古傷今境界,浩茫深遠,蒼涼含蓄,是典型的稼軒詞境。
上一篇:王沂孫《水龍吟落葉》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水龍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