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宋《宣和畫譜》卷十一:“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艱難之際,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為營邱人。父祖以儒學吏事聞于時,家世中衰,至成猶能以儒道自業,善屬文,氣調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詩酒之間,又寓興于畫,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娛于其間耳。故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澗,水石,風雨晦明,煙云雪霧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如孟郊之鳴于詩,張顛之狂于草,無適而非此也,筆力因是大進。于時凡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營邱’焉。然雖畫家素喜譏評,號為善褒貶者,無不斂衽以推之。”
【釋義】李營丘即五代畫家李成,營丘人,善畫山水。
【例句】李營丘曾寫風流格,蘇東坡也捏疏狂怪。(湯式套曲[雙調·風入松]《題馬氏吳山景卷》[離亭宴煞尾])贊揚《吳山景卷》畫得好,像李營丘手筆。
上一篇:元曲典故《李老君藥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李謨偷曲》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