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1),有女如云(2)。雖則如云(3),匪我思存(4)。縞衣綦巾(5),聊樂我員(6)。 出其闉阇(7),有女如荼(8)。雖則如荼,匪我思且(9)。縞衣茹(10),聊可與娛(11)。
【譯詩】信步兒走出城東的大門,見一些妙齡女郎容貌如彩云。盡管你們都是些云容月貌,也不如我情懷中的那位戀人。衣裳兒雪白,頭巾兒碧綠,只有她才能慰藉我癡醉的心魂。信步兒走出了曲城的門外,見一些妙齡女郎容貌若茅花。盡管你們都是柳眉花貌,也不如我情懷中的那位嬌娃。衣裳兒雪白,頭巾兒紅絳,只有她才能蕩起我心潭的波花。
【解析】《朱子語類》說:“此詩卻是個識道理人做。鄭詩雖淫亂,然此詩卻如此好……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豈不信哉?”欲納此詩入他禮教之規(guī)范。這人不是識理,乃是知情。朱熹說:“此女雖美且眾,不如已之室家,雖貧且陋,而聊可自樂也。”以為“如云”之眾女較“縞衣綦巾”為美,“我”只是道德上的警醒,才如此想,其實錯了。作者是說,這些女子雖美且眾,均配不上我;只有“縞衣綦巾”那女子,才能配得上我。從文學(xué)說是對比烘托筆法,以“如云”之女來烘托“縞衣綦巾”之可愛。從心理上說,是一種自莊自敬,一種自愛。就是說,我不是誰都能配得上的。這是中國人東方式的戀愛心理,有別于西方人兩點:一是多愛在心里,不輕易說出,內(nèi)心卻反復(fù)掂量,反復(fù)思忖;西方人則多表達于口頭,反復(fù)表白。二是中國的男子一般說不太肯屈尊自己,唯恐折自家的面子;西方男子多是奉承對方,屈尊自己,跪而示其崇拜之意,以討對方之滿足。故此詩表達的心靈中的內(nèi)美,絕非出于禮教的教化。這道理,朱夫子恐怕不甚了然。這種心理也并非“羞惡之心”,此男子并非出自羞惡之心而不去追求“如云”女子,乃是壓根就沒想去追求。出于“羞惡”而不追求者,恐為朱夫子自身,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
上一篇:經(jīng)典《鳳凰臺上憶吹蕭別情》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出塞》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