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六州歌頭 江都》
綠蕪城上,懷古恨依依。②淮山碎。江波逝。昔人非。今人悲。③惆悵隋天子。錦帆里。環朱履。叢香綺。展旌旗。蕩漣漪。④擊鼓撾金,擁瓊璈玉吹。恣意游嬉。⑤斜日暉暉。亂鶯啼。⑥ 銷魂此際,君臣醉,貔貅弊。⑦事如飛。山河墜。煙塵起。風凄凄。雨霏霏。草木皆垂淚。⑧家國棄。竟忘歸。笙歌地。歡娛地。盡荒畦。⑨惟有當時皓月,依然掛,楊柳青枝。聽堤邊漁叟,一笛醉中吹。⑩興廢誰知?
【注釋】 ①江都:府名。今揚州市。隋煬帝在此大筑宮殿,定為行都。②蕪城:即廣陵城(今揚州)。南朝宋竟陵王劉誕據此為亂。兵敗后,城邑荒蕪。鮑照作《蕪城賦》諷之,故名。依依:綿綿不絕的樣子。③淮山碎二句:喻國破家亡。淮山:指淮水流域、維揚地帶的山巒。今人悲:即后人哀。見前《金人捧露盤》詞注⑥。④隋天子:指隋煬帝楊廣。錦帆:指隋煬帝所乘龍舟。其船帆皆用錦緞織成,故云。《開河記》:“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錦帆過處,香聞千里。”朱履、香綺:這里指穿著朱紅華美鞋履、錦羅華貴衣裳、香氣撲人的宮女們。這幾句寫隋煬帝鋪張,奢侈的出游。⑤撾金:敲擊打鑼。撾(zhua,抓):敲擊。金:銅鑼。璈(ao,熬)玉:玉制古樂器。恣意:任意放縱。⑥暉暉:明亮的樣子。這兩句暗指繁華衰歇,一切都將成為過去。⑦銷魂此際:語本秦觀《滿庭芳》: “銷魂當此際。”貔(pi皮)貅(xiu,休):一種猛獸,借指勇猛之士。此指軍隊。⑧霏霏:細雨紛飛的樣子。⑨畦(qi,奇):田隴。⑩堤:指運河堤壩。
【譯文】 登上草木茂盛的揚州城,追懷往事,幽恨綿綿不已。淮河流域,山巒破碎;長江浪濤,逐波消逝。古人已成陳跡,今人為之哀惜。悲傷悼念,想起了隋煬帝。當年乘坐錦帆,美女環繞,身在香綺錦羅叢里。揮揚旌旗,蕩起了層層漣漪。敲鑼打鼓,吹奏璈玉,歌聲四起。是多么放縱肆意的游樂嬉戲!傍晚的夕陽,光彩耀目,只聽得一片亂鶯鳴啼。
令人感傷的自是這時,君王與臣子酣醉不醒,軍隊將士也萎靡。往事如飛,山河淪陷,烽煙彌漫。風聲凄凄,細雨霏霏,連草木都垂淚悲泣。拋棄了家國,竟然忘記歸去。笙歌悠揚,這里曾是尋歡作樂之地,如今盡化作荒廢的隴畦。只有當時的一輪明月,依然高掛在楊柳青枝之上。聽到運河堤邊的漁翁,醉中吹奏起竹笛,有誰知道興亡大事。
【總案】 汪元量被擄北上及放歸江南,皆途經揚州城,此詞作年未可遽定。然其以古諷今、痛悼家國淪喪之意甚明。來到揚州城,不免聯想起歷史上多次南游、在此大起宮殿、定其為行都的隋煬帝。通篇皆詠嘆隋朝往事,但矛頭直指現實。南宋末年,君王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終至國破家亡,與隋煬帝極為相似。詞人是在含蓄地斥責趙宋君王的誤國誤民,痛惜江山易主。宋末遺民追究亡國之罪,矛頭更多地指向奸臣權相。汪元量作為宮庭樂師,接近君主,另有深刻的體會。所以,鋒芒直指最高統治者,并不愚忠于一家一姓。這首詞和其它作品,多次表明了這一點。他甚至直接在《醉歌》中點名曰:“臣妾簽名謝道清。”《四庫全書》遂斥其:“以本朝太后,直斥其名,殊為非體。”然恰恰在這一點上,汪元量高出了同期的遺民詩人。
上一篇:陳允平《八寶妝秋宵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辰翁《蘭陵王丁丑感懷和彭叔明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