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 泛湘江》
濯足夜灘急,晞發北風涼。①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②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③蟬蛻塵埃外,蝶夢水云鄉。④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⑤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⑥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⑦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⑧
【注釋】 ①濯足:洗腳。《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晞(xi西)發:曬干頭發?!冻o·少司命》:“晞女發兮陽之啊?!卞恪劙l均用來表示高潔。②瀟湘:湖南二水名,合流后稱湘江。③滄浪:水名。此指湘江。④蟬蛻塵埃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北扔鞑煌骱衔郏麎羲凄l:用莊周夢蝶故事,表示作者放浪于江湖間的閑適心情。⑤“制荷衣”三句:用荷葉制成衣服,把蘭草貫穿起來為佩帶,手里拿著美麗的花草。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薄办杞x與薛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九歌·東皇太一》:“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⑥湘妃:傳說中的女神,相傳舜的二妃自沉湘江而死,后人以之為湘水女神,故稱湘妃。清商:清商曲,指悲哀的曲調。⑦三閭:指屈原,他做過三閭大夫。⑧未渠央:未盡。
【譯文】 夜晚,我泛舟在江水急流中,讓江水把我的雙腳沖涮,陣陣涼爽的北風,把我的濕發吹干。我走遍了吳山楚水,只是沒有到過瀟湘水邊。如今我買得一葉小舟,六月來到湘江,這真是老天給我的好機緣。如同蟬兒脫殼飛離塵埃,又象莊周夢蝶,浪游江湖之間。
回想當年屈原,以荷葉為衣、蘭草為佩,手持美麗的花草,寫下了動人的詩篇。人們用他的詩篇祀神,用琴瑟奏出悲涼的音調。裝扮成湘水女神起舞翩翩。他的《九歌》喚起了我的忠憤,翻閱著他的作品,真如同日月光輝燦爛。這泛舟之樂真是無窮,且莫教小兒輩發現。
【總案】 乾道二年(1166),張孝祥在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任上,遭讒言而落職,由桂林北歸,泛舟湘江之上,想起高潔、忠憤的屈原,乃作此詞。作品表現了詞人高潔的品格和曠達的胸懷,并通過對屈原的贊頌,抒寫了自己的忠憤之情。作者蔑視現實的污濁,歌唱擺脫塵埃的高潔,因而感到被讒落職正是天公給了一個泛舟湘江的好機會。這反映了作者的曠達,當然其中也不無苦澀。詞人由自己的遭讒和高潔自然地聯想到了屈原。而屈原的高潔和忠憤又給予了作者以巨大的鼓舞,因而全詞以樂觀精神作結,毫無消極頹喪之感。作品基本上是隱括《楚辭》和《史記·屈原列傳》的語意,不僅切合泛舟的地點與作者的品格和思想,而且用得自然靈活,毫不生硬。作品把屈原及其作品的虛幻之境和泛舟湘江的現實之境結合起來,構成了一種高潔優美的境界,使作品奇妙變換,多彩多姿,而且使感情的表達也更加委婉曲折,蘊藉深沉。
上一篇:蘇舜欽《水調歌頭滄浪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程珌《水調歌頭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