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霖·滿庭芳》原文賞析
秋水時至,海陵諸村落輒成湖蕩。小舟來去,竟日在蘆花中。余居此既久,亦忘岑寂。鄉人偶至,話及兵革,詠“我亦有家歸未得”之句,不覺悵然
黃葉人家,蘆花天氣,到門秋水成湖。攜尊船過,帆小入菰蒲。誰識天涯倦客?野橋外、寒雀驚呼。還惆悵,霜前瘦影,人似柳蕭疏。愁予。空自把,鄉心寄雁,泛宅依鳧。任相逢一笑,不是吾廬。漫托魚波萬頃,便秋風、難問莼鱸。空江上,沉沉戍鼓,落日大旗孤。
此詞為鹿潭四十三歲(1860)時所作,當時他借居東臺溱潼鎮壽圣寺內水云樓,故詞集即以樓名。該鎮四面環水,賴小舟出入。海陵即泰州,當時溱潼鎮屬東臺,故仍泛稱居東臺,實際上他移居過泰州的。詞序云:“余居此既久,亦忘岑寂?!边@正如白石詞所謂“人間別久不成悲”,何況兵革激烈,有家難歸,自更加“悵然”了。
起三句寫水云樓景色,黃葉、蘆花、秋水成湖,儼然一幅絕妙水鄉圖。下兩句敘事,因鄉人偶至,故以濁酒一杯款待?!胺∪胼云选?,“小”字貼切,“入”字凝練。“誰識”兩韻抒情,“天涯倦客”是說久居異鄉,“誰識天涯倦客”化用清真“誰識京華倦客”詞句?!昂阁@呼”乃用杜甫“恨別鳥驚心”詩說明話及兵革,鳥亦多情?!斑€”字更進一層。此三句描繪了兩人為家國憂傷的憔悴形象,脈絡分明,刻畫細致。
下片抒寫心情,曲折回環,所用實字虛字無不傳神。異鄉生愁也是一場空,惟有托雁,傳書到江陰家鄉。“寄”字用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詩意。自己在東臺水鄉,只能日日與野鴨相依為命,忽然見到鄉人,自不免驚喜交集,但因“不是吾廬”,卻又要黯然消魂,吞聲飲泣了。李義山《路遇劉蕡》詩;“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鹿潭這里用“笑”字正如義山詩意,抒寫內心先歡后泣的真情實感。“秋風”“莼鱸”用張翰思鄉之情,“漫托”“難問”都達不到張翰的心愿,也就是序中“不覺悵然”的凄苦。結尾句寫他聽到空江戰鼓,看到落日大旗,這是清軍緊急圍攻景象,運化杜甫“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詩意,他希望烽煙早熄,得以還鄉。鹿潭受歷史限制,他不理解太平軍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救民于水火的革命性質,誣其為“賊”,可見他對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完全持否定態度,這是我們讀《水云樓》詞時應該知道的。
上一篇:《吳兗·漁歌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屈大均·瀟湘神》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