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鷓鴣天 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①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③
【注釋】 ①“平岡”二句: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這里隱括其句。②“青旗”句:白居易《杭州春望》詩:“青旗沽酒趁梨花。” ③薺(ji計)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譯文】 田間小路上的桑樹冒出了嫩芽,東鄰家的蠶種已經生出一些啦!小黃牛在平坦的小山坡上哞哞叫,邊吃嫩草邊把歡撒。斜陽映照著春寒未退的樹林,枝椏上翻飛著幾只尋巢的晚鴉。遠山連接著近處的群山,原野上的道路縱橫交叉。春風吹動著青布的幌子,那兒是村里的賣酒人家。城中的桃李害怕風吹雨打,溪邊的薺菜花卻春意勃發!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春在梨花,春在薺花,仁見謂仁,智見謂智。”(《古今詞統》卷七)
清·陳廷焯: “‘斜日’七字,一幅圖畫,以詩為詞,詞愈出色。”(《云韶集》卷五)又:“‘城中’二語,有多少感慨!信筆寫去,格調自蒼勁,意味自深厚,有不可強而致者,放翁、改之、竹山學之,已成效顰,何論余子!”(《詞則》)
現代·劉永濟:“詞中鮮明畫出一幅農村生活圖象,而末尾二句,可見作者之人生觀。蓋以‘城中桃李’與‘溪頭薺菜’對比,覺‘桃李’方‘愁風雨’摧殘之時,而‘薺菜’則得春而榮茂,是桃李不如薺菜,亦即城市生活不如田野生活也。此詞與東坡《望江南》后半闋‘微雨過,何處不催耕?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鳴,春色屬蕪菁,”用意相同,皆以城市繁華難久,不如田野之常得安適。再推言之,則熱心功利之輩,常因失意而愁苦,不如無營、無欲者之常樂。此種思想與道家樂恬退、安淡泊之理相合。蓋稼軒出仕之時,歷盡塵世憂患,退居以來,始知田野之可樂,故見溪頭薺菜而悟及此理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總案】 題為“代人賦”,實則完全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是一幅清新秀麗的江南農村初春生活圖畫。上片寫到的柔桑、幼蠶、細草、黃犢,都是因春而起的動植物,將它們有機地編織入畫,遂充分顯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機。過片轉到人事。末二句為一篇之警策,是主旨之所在。將城中桃李與鄉野薺菜花對照描寫和評論,鄙棄嬌弱之桃李,贊頌質樸平凡但生命力旺盛的薺菜花,這就形象化地表現了作者頑強進取的人生觀和崇尚清新樸素的美學思想。
上一篇:晏殊《鵲踏枝》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鷓鴣天半死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