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鵲踏枝》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①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②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③
【注釋】 ①檻(jian見):欄桿?!疤m泣露”:語本白居易《楊柳枝》詞:“葉含濃露如啼眼?!庇謩⒂礤a《憶江南》詞:“叢蘭浥露淚沾巾。”這句是說菊花籠煙,猶如凝愁;蘭草沾露,也似含淚,于自然景物中融入了詞人的主觀感情。羅幕:絲織品做的帷幕。②不諳:不知曉;不理解。諳(an安):熟悉:明白。朱戶:朱紅色的門窗。③彩箋:供題詠和寫信用的精美的紙張。后稱書信為箋。尺素:古人書寫所用的長尺許的白色生絹。后亦用作書信的代稱。
【譯文】 園內的菊花籠著輕煙,仿佛含有滿腹的憂郁,幽幽的蘭草掛滿露珠,又似灑下晶瑩的淚滴。帷幕里感到陣陣的輕寒,燕兒一早就雙雙向南方飛去。皎潔的圓月,何曾理解人間離別的痛苦,她那如水的清輝穿過朱紅的門窗,伴著我直到東方顯出了第一抹晨曦。昨夜,蕭瑟的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大自然頃刻間逝去了盎然的綠意。清晨,我獨自登上高高的樓臺,遙望那寬闊的道路茫無涯際。彩色的詩箋,潔白的信紙,記錄下了我對你苦苦思念的心跡,然而山長水闊,路途迢迢,這封封信兒又向何處投寄?
【集評】 近代·王國維:“《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又:“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詩人之憂生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似之。”又:“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娎飳に砂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以上均《人間詞話》)
【總案】 這首詞寫離別相思之情,纏綿凄惻,但又表達得含蓄委婉。詞人并不直接地描寫相思之苦,而是將主觀情感外射于客觀景物,借助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曲曲地抒發了與情人離別后的那份愁苦、哀怨,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深摯動人。尤其“昨夜西風”三句,所表達的意義已超出了離別想思之情本身而具有了更為深厚、寬泛的內蘊,可以觸發人們豐富的聯想。王國維借它來比喻“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歷的三種境界中的第一種,這說明晏殊詞的語言容量很大,概括力強,耐人咀嚼。
上一篇:韓疁《高陽臺除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