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賀新郎 秋曉》
渺渺啼鴉了。亙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①竹幾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②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
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③舊院隔霜簾不卷,金粉屏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④萬里江南吹簫恨,⑤恨參差、白雁橫天杪。⑥煙未斂,楚山杳。
【注釋】 ①五湖:泛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②“起搔首”句:語本汪藻《點絳唇》詞:“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雹埕I(zhen診):黑發。④中年懷抱:指中年后深沉的人生感傷?!稌x書·王羲之傳》:“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于哀樂。’”⑤江南吹簫:《史記·范睢傳》載;楚人伍子胥流亡到吳國,曾吹簫乞食于吳市街頭。作者借此喻自己流亡的生活。⑥天杪:天際,天盡頭。⑦杳: 昏暗不明。
【譯文】 烏鴉啼鳴的聲音消失在高遠的云空,太湖秋天的拂曉滿天魚白,寒氣在陡峭的小島上升裊。一張竹幾一盞殘燈照著我做起了酣夢,忽驚聞一聲馬嘶,是誰在古道行早?起來搔首仰望,晨星稀少。園內月亮還有一點淡黃的光,籬笆的影子已消失?;h笆上爬著牽牛,開著幾朵淡青的小花。秋色太淡,門外又添上了一樹紅棗。
想憑西風把我心中的愁痕除掃,反被西風催促我,如云的黑發與秋色共老。還未卷起舊院里隔霜的竹簾,我就在黃粉色的屏風邊醉倒。人到中年時的情懷,愁來唯有這酒醉可了。萬里江南吹簫乞食,聲聲吹不盡家國之恨。恨那參差不齊的白雁,橫列在遠處的天杪。清晨煙霧尚未收斂盡,茫茫楚山一片幽杳。
【集評】 清·許昂霄:“舊人言牽?;?,日出即萎,故此詞云然”(《詞綜偶評》)。
清·陳廷焯:“竹山詞多不接處。如《賀新郎》云‘竹幾一燈人做夢’,可稱警句。下接云‘嘶馬誰行古道’,合上下文觀之,不解所謂。即云托諸夢境,亦似接不接。下云‘起搔首,窺星多少,蓋言夢醒。下云‘月有微黃籬無影,’又是警句。下接云‘掛牽牛……添紅棗’,此三句,無味之極,與通首詞意,均不融洽”(《白雨齋詞話》卷一)。
【總案】 這首詞無一句不是寫秋,無一句不是寫秋曉,緊緊扣題,章法謹嚴。陳廷焯所謂“不接”,不無偏見。通過秋日凌晨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作者的“中年懷抱”。一燈照夢,凄寒之極。孤冷凄清的淪落之人對著孤冷凄清的秋晨,觸景生情,境與心合。全詞寫景真切而富于色彩,白黃青紅依次由淡至濃,著色絕妙。“秋太淡,添紅棗”,創語清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隱含著作者無邊的身世之感。
上一篇:仲殊《訴衷情寒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過《賀新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