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花心動 偶居杭州七寶山國清寺冬夜作。》
江月初升,聽悲風、蕭瑟滿山零葉。①夜久酒闌,火冷燈青,奈此愁懷千結。②綠琴三嘆朱弦絕,與誰唱、《陽春白雪》。③但遐想、窮年坐對,斷編遺冊。④ 西北欃槍未滅。⑤千萬鄉關,夢遙吳越。慨念少年,橫風流,醉膽海涵天闊。⑥老來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顏色。⑦更何似、歸歟枕流漱石。⑧
【注釋】 ①蕭瑟:形容風吹動樹木的聲音。零:凋零。②愁懷千結:愁思滿懷,郁結難解。③綠琴:綠綺琴,泛指琴。朱弦:紅色的琴弦。陽春白雪:古樂曲名。宋玉《對楚玉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言曲高和寡。本詞用來比喻自己的主張無人理解。④窮年:晚年。斷編遣冊:指破舊的書籍。⑤槍:彗星的別名,這里指金人。⑥橫槊風流:橫槊賦詩的英武氣概。槊:即長矛。蘇軾《前赤賦壁》謂曹操“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⑦疏篷:粗疏有漏隙的篷船。憔悴:瘦弱不堪,顏色不好。⑧“歸歟”句:意謂歸隱山林。歸歟:猶言“回去吧”。枕流漱石:比喻隱居山林。漱:洗。據晉代王隱《晉書》載,孫楚年輕時欲隱居,欲對王濟說“枕石漱流”,而誤作“漱石枕流”。王濟因譏笑他說:“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楚將錯就錯,回答道:“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譯文】 江空中一輪明月剛升起,耳聞悲涼的秋風怒號,掃落滿山的殘葉。夜深沉,爐火冷,孤燈光寒,濁酒飲盡,怎奈河滿腹愁腸仍千轉百結。懷抱綠綺琴一彈三嘆紅弦斷,曲高和寡,有誰聽我《陽春白雪》。終年只有追思遐想千年歷史事,閑翻閱斷簡殘冊,打發寂寞的時節。
侵略者橫行我西北中原未消滅。我身在江南,常夢繞千萬里外的家鄉故國。追想少壯時,立馬橫刀多么風流瀟灑,酒醉后一身膽氣可含容大海嫌天窄。晚年來身世坎坷飄零,寄人籬下如棲破船底,怎能忍身心憔悴,起居行坐還得看人家的臉色。還不如早些歸去,嘯傲林泉山水,保持自我獨立的人格。
【總案】 詞寫作者在一個火冷燈青、悲風蕭瑟的冬夜里偶居杭州國清寺時的所見、所想、所感,慨嘆他老來身世的孤寂冷落,表現他對抗金恢復主張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失望心理。趙鼎是一位堅強的愛國者,力圖恢復中原,曾薦用愛國英雄岳飛。然而他的愛國主張卻未能最終得以實現,如陽春白雪無人應和,祖國的西北故地依然未能收復,而他對此又只能空懷感喟、“看人顏色”而已,這是令它深為哀痛的;所以詞末表示倒不如歸隱山林圖個清靜,骨子里卻飽含憤激,實在是憤世之語,而非避世之論。
上一篇: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蘇幕遮》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