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道勤
天南一柱舊知名, 慷慨登壇性命輕。
清節(jié)古傳包孝肅, 老謀今見趙營平。
虎門萬仞中流柱, 蜑戶千艘下瀨兵。
遣將西援馳銳卒, 裹創(chuàng)喋血斬長鯨。
陳玉樹
這是以中法戰(zhàn)爭為題材歌頌愛國將領馮子材的一首七言律詩。十九世紀中葉,法國鎮(zhèn)壓巴黎公社的劊子手茹費里第二次組閣,瘋狂推行對外擴張政策,在以保護天主教為借口武裝入侵越南的同時,通過了一項3800萬法郎的侵華經(jīng)費,聲言“要進行本世紀最大的一次征伐”,“征服那個巨大的中華帝國”。1873年,法軍攻占河內(nèi),1885年2月攻占諒山,爾后以諒山為基地,直撲我國廣西鎮(zhèn)南關,用重炮轟毀關門,樹牌大書“中國的門戶已不存在了”,聲言某日將長驅(qū)入關。邊事緊急,應兩廣總督張之洞之請,退休老將馮子材重披戰(zhàn)甲,招募兵勇,亟赴鎮(zhèn)南關迎敵。這首詩就是以此作為時事背景的。乙酉春,即清光緒十一年(1885)春。本年3月23日法軍大舉進犯鎮(zhèn)南關,此詩殆寫于戰(zhàn)爭開始時或稍后。
首聯(lián):“天南一柱舊知名”,是頌揚馮子材為嶺南國家柱石,威名遠揚,久已聞知。據(jù)《清史稿·馮子材傳》,子材英勇善戰(zhàn),嘗隸張國梁麾下,從克鎮(zhèn)江、丹陽,一日下七十余壘,國梁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同治元年(1862)拜廣西提督?!芭f知名”,殆指此。天南,中國南部地區(qū),指嶺南兩廣一帶。柱,擎天柱。古人以為天不下墜,緣有大柱支撐。《淮南子·天文訓》:“昔共工與顓項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贝颂幥嫣熘魅沃亍!翱犊菈悦p”,指戰(zhàn)前誓師事。《中法兵事本末》:“法起諒山之眾撲鎮(zhèn)南關,子材誓眾曰:‘法再人關,吾有何面目見粵人,必死拒之!’士氣皆奮。”性命輕,即輕性命,為保衛(wèi)疆土,縱死無辭之義。
頷聯(lián):“清節(jié)古傳包孝肅”,是以包孝肅之醇德清操比馮子材的廉潔風范。包孝肅即包拯,孝肅為其謚號,北宋廬州合肥人,官龍圖閣直學士,樞密副使。為官清正,執(zhí)法嚴明,當時有“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之盛譽。《清史稿·馮子材傳》稱,子材“平生不解作欺人語,發(fā)餉躬自監(jiān)視,遇稍短,即罪司糈者。治軍四十余年,寒素如故,人皆稱良將云。”“老謀今見趙營平”,是以趙營平之老謀成算比馮子材的軍事方略。趙營平即西漢名將趙充國?!稘h書·趙充國傳》載:充國沉勇有大略,武帝時從貳師擊匈奴,潰圍陷陣,身被二十余創(chuàng);昭帝時擊匈奴,獲西祁王,擢后將軍;宣帝時以定冊功封營平侯?!瘪T子材膺命之日,已屆七十,破敵立功,指揮若定,故有充國老謀之譽。
頸聯(lián):“虎門萬仞中流柱”,是以抗英民族英林則徐作比,稱頌馮子材能力掃法寇,澄清邊塵。虎門,在廣東珠江口,有大虎、小虎二山對列如門,是海船入廣州的必經(jīng)之處。林則徐曾于虎門海灘焚英人鴉片二萬余箱。萬仞,喻山高。中流柱,即中流砥柱,本為黃河三門峽急流中的石島,借以比喻能擔當重任,支撐危局的人物。鴉片之害如洪水猛獸,焚煙抗英關系國家民族的命運,故以中流柱作比?!巴瀾羟蚁聻|兵”,是以林則徐訓練的水師比馮子材招募的兵勇。蜑(dàn)戶,水上居民,指南方漁家。瀨(lài),沙石上的激流。虎門禁煙,英人以武力相報復,則徐訓練水師迎頭痛擊,此句即是描寫訓練有素的水師千船競發(fā)的強大陣容。
尾聯(lián):“遣將西援馳銳卒”,寫馮子材接受前敵主帥的任命,率粵軍西向增援,趕赴廣西鎮(zhèn)南關?!榜Y”是飛速前進,既暗示了邊事的緊急,又表現(xiàn)了兵力的強勁?!颁J”有不可抵敵之勢,盡管敵人兇如荒虺長鯨,“銳”字已兆必勝。“裹創(chuàng)喋血斬長鯨”,是寫戰(zhàn)爭激烈,將士勇猛,裹創(chuàng),包扎傷口。喋血,即蹀(dié)血,踏著鮮血。長鯨,指有鯨吞中華野心的法國侵略者,沈佺期《霹靂引》:“有如驅(qū)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斮長鯨。”蓋古人常以長鯨比喻兇頑難以制服之敵。
此詩文筆豪健,氣勢雄壯,摯熱的感情流注于字里行間,尾聯(lián)回應首聯(lián),是全詩所要表現(xiàn)的中心內(nèi)容。作者通過對英雄人物的熱情頌贊,表達了自己對中華民族深厚的愛。
上一篇:張道勤《乙酉春有感》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滕振國《九月二十四日夜至馬關,泊船二日,即李相國議和立約遇刺地也.有指相國駐節(jié)處者,傷懷久之》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