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萬里乘風去復來(1),只身東海挾春雷(2)。忍看圖畫移顏色(3)?肯使江山付劫灰(4)!濁酒不銷憂國淚(5),救時應仗出群才(6)。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7)。
【解析】此詩是秋瑾1905年夏二次奔赴日本途中所作。1904年,日、俄帝國主義為了爭奪我國的東北,在我國境內發動戰爭,腐朽無能的清王朝竟無恥地宣布“中立”,任憑帝國主義對我國土的蹂躪。詩人看到日、俄戰爭地圖,悲憤滿胸,禁不住愴然淚下,遂揮筆作詩抒發自己內心熾烈的情感。詩開首兩句點明寫詩的時間、地點。詩人為了拯救祖國,毅然只身出走,乘船東渡。字里行間充分顯示出女詩人為尋求真理不惜一切的豪情壯志。接下是詩人面對現實,不忍目睹祖國被敵人鐵蹄踐踏的痛苦獨白。“忍看”、“肯使”都用了反問語氣,有力地斥責了腐敗的清政府,表達了詩人憂國的悲憤心情。前一部分重在就事言情,后四句則是詩人直抒胸臆的悲愴之曲。“濁酒不銷憂國淚”,顯見出詩人在國土大片淪喪,民族瀕于滅亡的悲慘時刻,那種痛心疾首、流淚不止的慨嘆。但詩人在濃酒面前并沒有困惑,她將此時國家的命運完全寄托于那些才華出眾的志士身上。其實詩人本身就是革命先鋒,遺憾的是詩人受時代、階級的局限,沒有看到廣大群眾的戰斗力,深為勢單力孤的革命力量感到憂慮。
上一篇:經典《黃巢》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黃鳥》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