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南鄉子 題南劍州妓館》
生怕倚欄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② 應是躡飛鸞。③月下時時整佩環。④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⑤折得梅花獨自看。
【注釋】 ①南劍州:州名,今福建南平縣。②暮雨朝云:明是寫景,暗用宋玉《高唐賦》所載楚王遇巫山神女故事。楚王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自謂“旦云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在陽臺之下”。后世常用以詠妓女。③躡 :踩,乘。飛鸞:韓愈《送桂州嚴大夫》:“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參。”鸞:鳳凰一類的鳥。④“月下”句:杜甫《詠古跡》之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下魂。”原詩說王昭君遠嫁匈奴,懷念家國,只能月下魂歸故鄉。此句暗用其事。佩環:郎環佩,女子的飾物。⑤更闌:更殘、更盡。即下半夜五更后。
【譯文】 我很怕扶靠欄干。聽著樓閣下溪聲潺潺,看著樓閣外山巒疊嶂,總油然生嘆:只有這山與水風貌未改,還是舊時顏色,而昔日與戀人合歡共樂的情景卻一去難返。或許美人正駕著飛鸞,在柔和的月色里不時整飭著佩戴的玉環。眼下,明月又漸漸西沉,霜露又十分凄寒。夜殘更盡,再有誰伴我捱過這難熬的時日?唯有折枝梅花獨自賞玩。
【集評】 明·沈際飛:“‘閣下溪聲閣外山’句,便已婉摯,況復足山水一句乎!結凄切。”(《草堂詩馀正集》)
清·先著、程洪:“梅花自看,太無聊矣。此詞有許多轉折委婉情思。”(《詞潔》)
清·黃蘇:“按溪山、梅花句,似非憶妓所能,當或亦別有寄托,題或誤耳。而詞致俊雅,故自不同凡艷。”(《蓼園詞選》)
清·況周頤:“小令中能轉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妙,歇拍尤意境蕭然。”又:“歇拍尤意境幽瑟。”(《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現代·唐圭璋:“此首題南劍州妓館,無限悲哀。起言‘怕倚闌干’,以溪聲山色,在在堪悲也。‘惟有’兩句,深入一層,加足今昔之感。換頭,記客館之人,不記夜深人去之悲,梅既無人共賞,而折梅又無由寄去,故惟有自看,此真凄涼怨慕之音也”(《唐宋詞簡釋》)
【總案】 詞人故地重游,然樓閣已空,物是人非,舊時景物一一牽動愁情,使之難以釋懷。下片雖極騁想象之念,試圖撫慰心靈,然處境冷峭難堪,百般無緒,只能借一枝梅花聊寄思情。此詞黃蓼園評曰:“當別有寄托。”亦可參考。古人于詞中寫景詠物常亦別有寄托,即便是實寫其事,內中也時蘊有詞人人生之感嘆。故如考慮到作者身處南宋朝廷,國勢日衰,盛象難再,則作“亡國之音”看也未嘗不可。
上一篇: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卜算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