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沈埋,壯氣蒿萊。②晚涼天靜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注釋】 ①《草堂詩馀續集》調下題作《感念》。《古今詞統》調下又題《在汴京念秣陵作》。②金鎖:門鏤。王逸《楚辭章句》:“瑣,門鏤也,文如連瑣。”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作“金劍”。《史記·吳太伯世家》裴骃 《集解》引《越絕書》:“闔廬冢在吳縣昌門外,……扁諸之劍三千,方員之口三千,盤郢魚腸之劍在焉。”這里借古事說自己亡國的痛苦。壯氣:俞平伯云:“與上‘金劍’連,暗用豐城劍氣,見《晉書·張華傳》。”(《唐宋詞選釋》)
【譯文】 往事真讓人悲哀,對景也難于排遣:秋風吹進庭院,苔蘚漸漸滿階前。珠簾卷都不卷,從早到晚有誰來? 以前的殿宇荒寂,已被塵封土埋,當年的壯氣也已沒入蓬蒿。秋夜晴空,月光如洗。想起玉樓瑤殿月影,如今空照著秦淮。
【集評】 明·沈際飛: “此在汴京念秣陵事作,讀不忍竟。”(《草堂詩馀續集》)又云:“‘終日誰來’四字慘。”(《南唐二主詞匯箋》引)
近代·俞陛云:“蘚階簾靜,凄寂等于長門。‘金鎖’二句,有鐵鎖沈江、王氣黯然之慨。回首秦淮,宜其凄咽。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斷句,至后主始制二段,每段尚存七言詩二句,蓋因舊曲名,別創新聲也。原注謂:此詞昔已散佚,乃自池州夏氏家藏傳播者。”(《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起首開門見山,一語道破。一個昔日的天子今為階下囚,今昔相比,天上地下,怎能不“往事堪哀”“對景難排”?著一“只”字,既說明獨一無二,又說明無可奈何。僅九個字即總括全篇。“秋風庭院蘚侵階”正是難排之景。秋風蕭蕭、苔蘚滿階,荒涼無人,怎比得當年““鳳閣龍樓連霄漢”、“春殿嬪娥魚貫列。”如是凄清,怎怪他哀思彌切!這就是李煜被虜入汴后的生活寫照。過片,回顧過去,自嘆當年的殿宇荒涼、意氣銷盡。秋夜晴空,月華如水,“因月生感,悵望無極”。結句比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虞美人〕)激越不足,但哀痛過之,活畫出失國之后的慘淡孤寂。不失為一首直抒胸臆、一氣呵成的佳作。
上一篇:韋莊《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莊《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