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褚斌杰
皇天之不純命兮, 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 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 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 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 怊荒忽其焉極?
楫齊揚以容與兮, 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 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 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 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 焉洋洋而為客。
凌陽侯之汜濫兮, 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 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 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 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 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 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 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 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 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 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 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 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 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郁郁而不通兮, 蹇侘傺而含感。
外承歡之汋約兮, 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愿進兮, 妒披離而鄣之。
堯舜之抗行兮, 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 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之修美兮, 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 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
漫余目以流觀兮, 冀一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
《哀郢》是詩人屈原組詩《九章》中的一篇。《九章》收有九篇作品,非一時地之作,此詩約作于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克郢都(楚國都,今湖北江陵)以后。戰國時代,“七雄并峙”,而在“七雄”之中,又以秦、楚兩個國家最為強大,它們互相抗衡,都有統一中國的可能。但楚歷經懷、襄兩世,君昏臣奸,政治不修,在強秦的不斷攻伐下,國土日削。至襄王二十一年,秦將拔郢,燒楚先王墓,楚遷都陳城(今河南淮陽),從此楚國大勢已去,危亡無日。本詩就是寫在這樣一個國破家亡的時刻。當時,“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史記·楚世家》),倉皇東遷,百姓四處逃亡,屈原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百感交集,從而寫下了這篇悲憤填膺的哀歌。所謂“哀郢”,就是哀悼郢都之淪亡的意思。郢都是全楚的中心,是楚國君民命運的象征,國都的淪亡,引起了楚國人民的極大震動,特別是對詩人屈原來說,更是哀傷莫及。詩中一則說“哀見君而不再得”,再則說“哀故都之日遠”,三則說“哀州土之平樂”,總之,詩對君國將失的無限哀傷和憂憤,構成了全詩的主旋律,表現了詩人刻骨銘心的愛國情結。
全詩大致可以分為逃亡、懷國、斥奸三個層次,最后以深摯危苦的“亂辭”收篇。
詩的開頭就以激憤的感情描寫了當時百姓因避難而四散逃亡的景象:“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詩人呼號蒼天,責問它為什么“不純命”(失去常道),向百姓發怒降災,使人民流離失所,在仲春時節向東逃亡。詩人責問的是天,實際上也問的是人,是對楚國腐朽統治集團罪惡的責問。因為他早就知道和預料到,那班腐朽貴族們胡鬧下去是會亡國破家的。而如今果然兵挫國危,“皇輿敗績”。詩中記敘他是在甲日這天的早晨離開郢都的,“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國門而軫懷(悲痛地緬懷思念)兮,甲之朝吾以行。”實際上他就是逃亡人群中的一員。接著他以極其沉重的心情寫出了他對郢都的系念,他說他每走一步都感到牽腸掛肚的悲傷:“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長楸”,指郢都城的高大梓樹。“夏首”,即夏水入長江的水口。“龍門”,郢都的大門。寫詩人佇立船頭,翹首回望,當郢都的最高大的樹木和最高聳的城門都已在視野中消失時,他的熱淚不禁如雪珠般灑落下來。而且詩中說,他心情恍惚迷離,簡直不知往何處去落腳:“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順風波而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本來是自己的故都,自己的國土,而現在反而不能安居,敵人反客為主,占領了楚國;而楚國的國人,卻失去了家鄉無處托身,到處流落為客。“為客”二字,沉痛地寫出了國破家亡的悲哀。詩人寫他登上一處高地遠眺:“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他本想借以舒憂,但他想到這大片富饒可愛的土地和世代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有著古樸之風的眾百姓,即將遭到敵人的占領和蹂躪,內心感到萬分地痛苦和哀傷。這時他又不禁想到那些腐朽貴族們的誤國罪行:“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說他們平時只會巧言令色地在國王面前獻媚,而當國難臨頭,卻沒有一個是有才能、有氣節的人,完全是些靠不住的軟骨頭。他指楚王不辨賢愚美丑,以至把國家糟塌成這個樣子。詩人最后在“亂辭”中悲痛地寫道: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他說飛鳥還知道最后返歸故林,狐貍臨死時還把頭沖著它生身的土地,我的確無罪而放逐,日日夜夜怎能忘記故都家國。表現了他深切戀念故土,希望終有一天洗清冤屈,返回故土,重振家邦的愿望。
《哀郢》是詩人繼《離騷》之后,又一抒發愛國情思的著名篇章。全詩既感傷自己的遭遇,又抒寫山河破碎之悲和人民離亂之苦,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全詩以仰天呼號開篇,感情激越悲愴,繼之以紀實、抒情合而為一,低回往復,字字血淚。最后以鳥獸尚知戀念故土為比,表明至死不渝的思國之情,感情深摯,催人淚下。誦讀全詩,一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形象,殆可想見。
上一篇:許志剛《哀旅順》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王步高《哥舒歌》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