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納蘭性德詞《如夢令》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同樣寫客地心情孤寂凄清,思家欲歸不得之苦,寫法上與《長相思》不同。這首《如夢令》以他人醉夢酣甜與自己醒眼苦睜相對照的表現形態,加之深重的內心獨白,強制自己入睡的無可奈何形狀,使長夜輾轉反側于枕的形象,益發集中強烈地突出來。
“萬帳穹廬人醉”,眾人飽飲之后酣然入夢,一片寂靜,寂靜的環境最使孤寂心靜的人難以忍受。那么難道你不可以也一醉了之么?須知以酒澆愁愁愈高,愁人酒后愁更多,不僅未醉,而且更清醒了,百憂俱來。“星影搖搖欲墜”,是暗示句,暗示清醒的眼前所見。放眼看去,千萬頂圓形氈帳在星空下靜靜地分列著,聽去人聲已無,惟有鼾聲了。星星映在白狼河上,閃搖不定,抬頭看,酒后的眼有點恍惚,那些星兒“搖搖欲墜”了啊! 不,其實是斗星西斜,夜已深,夜已半矣。詞人坐臥不寧中時光在推移著。這一句加重地暗示一個醒著的人的感覺。耳中白狼河流湍聲,他又用“鄉心夢不成”歸咎于客觀環境的手法,怨自己的“歸夢”被“河聲攪碎”了!
眼前耳邊全是如此令人心煩不寧,好夢難成的情景,怎么辦呢?詞人說: 還是睡還是睡吧,又倒向枕邊去。“解道醒來無味”,心知醒眼獨對,苦思紛呈,實在其味酸澀,還不如睡下。然而,能入睡么?能成夢否?能有“歸夢”嗎?能得一個甜甜的有味的圓滿之夢嗎?詞人沒有說,但讀至結句是完全能想像到的。
“醒來無味”是十分沉重的話語。醒時無味,夢去又不成,那么“味”在何處,怎能有“味”呢?抒情主人公的情苦之濃之深,從中足見。又何以“醒來無味”呢?位居一等侍衛,清華貴胄,在世人看來生活該是多味得很,美得很的,為什么如此苦澀呢?這就是納蘭性德給后世留下的一個近乎大謎似的猜想余地,于是,人們對他“不是人間富貴花”的心態作出種種揣摩。
其實,從一首首詞的“歸夢”、“鄉心”等等的表述中,很清楚,他伉儷情篤,是一個多情種子。正是由此,當其妻亡故后,他難以自持,愈發覺得“人間無味”(《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一顆心沉浸于“重尋碧落茫茫”(《沁園春》),寫出了大量哀絕感人的悼亡詞。謎底并不復雜,但情絲卻是纏綿緊裹,故而使其對“味”的辨察敏感、深沉、執著。
上一篇:詞·李清照詞《如夢令》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詩歌·元好問詩《岐陽》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