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南鄉子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②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③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④
【注釋】 ①重陽:農歷九月九日。古以九為陽數,九月而又九日,故稱重陽。宜州:今廣西宜山縣。②短笛”句:唐趙嘏《長安秋望》詩有“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此用其意。③戲馬臺: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城南,相傳項羽曾在這里戲馬。南朝宋武帝劉裕(彭城人)在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被封為宋公后,在重陽節大會群僚于戲馬臺,置酒高會,后即相承為慣例。金絡頭:有金飾的馬籠頭。鮑照《代結客少年場行》:“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吳鉤。” ④簪花:插花。古人在重陽節有簪菊的風俗。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黃庭堅《定風波》:“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
【譯文】 一邊,諸將意氣飛揚,談論立功封侯;另一邊,老人和著短笛,縱聲高歌,獨倚城樓。人間萬事全都隨著風雨消逝,算了吧算了吧,如今何處去尋那曾經熱鬧一時的戲馬臺,那戲馬臺前金光閃爍的駿馬籠頭? 還是開懷痛飲吧,不要停留,這美酒的香味今秋一點也不亞手去秋。花在老人頭上開顏笑,不害羞啊不害羞,白發頭上戴鮮花,哪里知道憂和愁。
【總案】 王暐《道山清話》:“山谷之在宜州,其年乙酉,即崇寧四年(按,即公元1105年)也。重九日,登郡城之樓,聽邊人相語:‘今歲當鏖戰取封侯。’因作小詞云云,倚闌高歌,若不能堪者。是月三十日果不起。”據此,這首詞很可能是詞人的絕筆之作。在北宋新舊黨爭中,詞人兩次被貶,最后死于宜州貶所,心中的悲慨自然是深沉的。詞的上片寫萬念俱灰之思,下片寫及時行樂之意,看起來情調不同,其實俱本于內心深沉的悲慨,讀來都不免給人酸楚之感。
上一篇: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炯《南鄉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