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張羽·題陶處士象》原文賞析
五兒長大翟卿賢,鼓澤歸來只醉眠。籬下黃花門外柳,風光不似義熙前。
“處士”是古時不愿為官或未嘗為官之士的一種稱呼,猶今人之稱“先生”。由此可知詩人看到的這幅陶淵明像,畫的是棄官歸田后的情況。很可能是一幅淵明醉酒圖。
“五兒長大翟卿賢”,詩的第一句就有別趣。詩人撇開陶先生的清高不言,開口就說其家庭瑣事。淵明有五子。其《責子》詩云:“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不過在鄉(xiāng)下,文化也值不了幾個錢。好在他們都長大成人,生活上不必讓父親擔憂。何況淵明繼室翟氏夫人為人賢淑,家事就更不用他本人操心。看來這句詩為陶先生解除了一切家庭負擔,好讓他放心喝酒,做老太爺去。“彭澤歸來只醉眠。”蓋淵明在東晉曾為彭澤令,“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綬去縣”(《晉書·本傳》)。“彭澤歸來”即此之謂。總上兩句,詩人筆下的陶淵明不但是一個辭官歸隱的高士,而且是一個盡了責任的父親,一個有福氣的丈夫。在他的田莊里,沒有督郵來叫人煩心,沒有小兒女的聒噪,也沒有河東獅子吼的擔憂,他可以對著門前五柳,三徑松菊,悠然地飲酒賦詩。所以前二句涉筆似俗,而實能脫俗。
“籬下黃花門外柳,風光不似義熙前。”第三句描寫的是淵明田園的風光,語本陶潛詩文。《飲酒》詩云: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五柳先生傳》云: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其居處的田園風光,可見是不錯的。但據(jù)《歸去來辭》所說,在先生歸來之前,是“田園將蕪”、“三徑就荒”。而先生之歸在晉安帝義熙二年,此后經(jīng)過一番整治,才粗具規(guī)模。所以末句“風光不似義熙前”,實是說“風光勝似義熙前”,但如果徑作 “勝似”,則質(zhì)木無味;說“不似”則耐人尋想,不免要把義熙前后情況比照比照,方恍然大悟,原來“風光不似義熙前”,是一種多么滿足的、“覺今是而昨非” 的口吻啊! 這種含蓄不露之美,是七絕最須講究的。一字推敲得宜,則全詩皆為之生色。
上一篇:古詩《項圣謨·題自畫大樹》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葂·題雅雨師借書圖》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