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
數家茅屋閑臨水,單衫短帽垂楊里。①。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②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③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注釋】 ①閑:清幽安靜。單衫短帽:簡便的衣帽,即便服。②度:過?!敖袢铡倍?,或作“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③梢梢:垂長的樣子。月偃(yan眼):即偃月,半邊明月。
【譯文】 那邊有幾家茅屋,靜靜地依傍在水邊。我單衫短帽,悠悠地閑游垂楊間。試問如今是什么年月?且看我獨自走過石橋再向前。
新月彎彎似鐮鉤,從樹梢斜照到地面。我中午喝醉了酒呵,到夜里才睜開了睡眼。什么東西最牽動我的感情呵?黃鶯兒呼喚了兩三聲,飛得很遠很遠……
【集評】 宋·吳曾:“王荊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疊石作橋,為集句填《菩薩蠻》云(略)。其后豫章(黃庭堅)戲效其體云:“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即自知?!?《能改齋漫錄》卷十七)
宋·胡仔:“魯直書荊公集句《菩薩蠻》詞碑本云(略)。因閱《臨川集》,乃云:‘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嘀^不若‘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為勝也。”(《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
【總案】 這首詞是王安石晚年隱居江寧半山之作。茅屋垂楊、石橋流水、新月啼鶯,寥寥幾筆,美景歷歷在目,勾勒出一副淡雅素凈的山水畫。詞人又把自己置身于畫圖之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真切、生動地反映了恬淡閑適的心情,使人讀了獲得美好的藝術享受。作者強自壓抑,故作曠達以求超脫,但仔細品味,我們仍感覺得到他內心的苦悶和悵惘。
上一篇:耿玉真《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白《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