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絳唇》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①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②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③分飛后,淚痕和酒,沾了雙羅袖。
【注釋】 ①花信:即花信風。風應花期而來,好象有信,故名。一般分二十四番花信風,大概以節候劃分,認定某種花在某個時節開放。《全唐詩》錄陸龜蒙佚句:“幾點社翁語,一番花信風?!?②春瘦:對春花,念愛人,思之至瘦。李商隱《贈歌妓二首》之二:“只知解道春來瘦,不道春來獨自多?!薄罢蹟唷本洌捍颂幨且虚T攀柳盼歸。語出李賀《致酒行》詩:“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③與:作“使”字解。
【譯文】 應花期而來的風喲,你雖來了,但人已離散去,全不象那花兒依舊。人到春來瘦,等候著心上人,倚門盼歸,折斷了門前柳。天使人多情,但人卻不能長相守。自咱們分別后,伴隨我的,只是相思的淚、澆愁的酒,沾濕了我的雙羅袖。
【集評】 近代·俞陛云:“前四句謂春色重歸,乃花發而人已去,為伊消瘦,折盡長條,四句曲折而下,如清溪之宛轉。下闕謂天畀以情而吝其福,畀以相逢而不使相守。既無力回天,但有酒國埋愁,淚潮濕鏡,雙袖飄零,酒暈與淚痕層層漬滿,則年來心事可知矣。(《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心里話明白說出,最相思卻不說相思,深情如見,不覺其淺。上片以“花信”來襯托人“春瘦”,即“花信來”反襯人離散,“春瘦”和“折柳”作進一步瀉染。下片怨天,一方傾心多情,一方不能相守,只有用淚用酒,沾濕羅袖,表達別恨的深和久。襯跌的寫法,對比強烈。結句與范仲淹《蘇幕遮》詞“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同義,雖沒有直說“相思”,但酒入愁腸,盡化為相思之淚,越發無法開解了。
上一篇:吳文英《點絳唇試燈夜初晴》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馮延巳《玉樓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