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彎環北岸斜,洪濤縱目望無涯。五臺舊績傳千古②,四海他年或一家。帆影隨風輕似鳥,波光映月蕩成花。樓船振旅吾何敢③,聊說張騫犯斗槎④。
注釋 ①此詩作于詩人所乘輪船于天津大沽口停泊時。趁四月十四晚間月色觀賞遠近景色,深有所感。既回憶僧格林沁與英法聯軍作戰的往事,對1858年清廷與法、英、俄、美諸國分別簽訂的 “天津條約”的后果有所慨嘆;也贊賞李鴻章的修復炮臺以圖振作之舉。“四海他年或一家”之句,思想睿智,再次表示愿與各國修好,和睦相處的愿望,末尾以張騫通西域為比,愿與各國友好交往,以后事實證明,他的這種理想并未能實現。②五臺句: 詩后原注 “炮臺凡五,以威、鎮、海、門、高為號,咸豐間,僧忠親王筑。議和后,久成廢址。少荃相國督直后復因其舊而新之。”③樓船振旅:振興海軍事業。樓船:有樓的高大戰船,代指海軍。④張騫:建元二年(前139)奉漢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等地,在外十三年。元狩四年(前126年)又奉命出使烏孫。兩次出使,加強了中原與西域少數民族的聯系,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犯斗槎:指以車船出使與外國交往。槎: 竹木編成的筏。這里詩人以張騫自比。
上一篇:奕譞《治家格言》
下一篇:《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