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①酒筵歌席莫辭頻。②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③
【注釋】 ①“一向”句: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吾生也有涯。”一向:即一晌,片時。形容時光,歲月的迅疾。“等閑”句:語本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等閑:平常。消魂:形容人內(nèi)心感觸極深,仿佛魂靈消散。這里形容哀傷。②莫辭頻:不要因頻繁而推辭。③“不如”句:語本唐·元稹《會真記》所載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憐取:愛憐。
【譯文】 時光如水,在不停地飛速流轉(zhuǎn)。人生的旅程多么短暫。無數(shù)次依依不舍的惜別,更使人心中的寂寞惆悵平添。莫要推辭頻繁的歌舞酒筵,只有在飲酒賞歌中,才能暫時地將人生的憂愁拋遠。憑高遠望,江水浩渺,青山連綿,我徒然將遠方的情人苦苦思念。風雨陣陣,落紅片片,那曾經(jīng)充滿希望和歡樂的春天也即將離開人間。我空懷這滿腹的深情厚意,還不如把眼前的人兒愛憐。
【集評】 近代·吳梅:“‘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二語,較‘無可奈何’勝過十倍,而人未之知,可云陋矣。”(孫人和《詞選》引)
【總案】 這首詞慨嘆人生有限,抒寫離情別緒。但詞人又不一味地沉浸于感傷和憂愁之中,而善于自我排遣,在頻繁的歌舞酒筵中尋求心靈的慰藉,暫時忘卻人生的煩惱,并于傷春怨別的情緒中,融入了一種理性的節(jié)制與反省,在認識到“念遠”、“傷春”的徒然之后,轉(zhuǎn)而曠達超脫:“不如憐取眼前人”,流露出詞人享受現(xiàn)實人生的生活態(tài)度,這是對人生反復體認后的自我悟識,當然也不乏消極因素。
上一篇:韋莊《河傳》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修《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