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篤姻盟擬晉秦,宮中教養喜成人②。詩書大義能明要,媯汭叢祥遂降嬪③。此日真堪呼半子,當年欲笑議和親④。同來侍宴承歡處,為憶前弦轉鼻辛⑤。
注釋 ①作于乾隆十九年(1754)。全詩題為:《科爾沁固倫和敬公主額駙達爾漢親王色布騰巴珠爾侍宴因成是什》。是年夏秋之際作者第二次東巡盛京。東北行至蒙古科爾沁部,受到額駙 (駙馬)的隆禮相待。科爾沁:指蒙古科爾沁部,位于蒙古察哈爾部東北,地處遼東邊外,即今內蒙東北部,東臨吉林省。②世篤二句:清入關前,皇太極最早主張與蒙古修好,他多次參與同科爾沁部結親、會盟等活動。努爾哈赤及諸子都曾多次迎娶科爾沁部女子為妻。自努爾哈赤至乾隆朝,科爾沁王公、臺吉為清廷額駙者,有31人。宮中句原注云:“色布騰巴珠爾九歲時即命隨諸皇子讀書。”③媯汭: 即媯水的彎曲之處。媯水在今山西永濟縣南。汭即水之彎曲處,媯汭傳為舜所居之地。《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意為舜的德行,感動了天帝之女,愿意嫁給他做妻子。叢祥: 祥瑞紛呈。降嬪: 指公主下降。④此日二句: 從今日的翁婿親情來看真可稱為半子(俗語云,一個女婿半個兒),而漢代與匈奴的和親之舉實出下策。⑤前弦:前妻,指孝賢皇后,十三年隨弘歷東巡時,猝死于山東德州。為憶句原注云: “固倫和敬公主乃孝賢皇后生,故云。”
上一篇:《禧恩》
下一篇:奕《端午日哭文博川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