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條脫琱紅玉,邏逤琵琶撚綠絲。
蛛網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夢來時。
〔注〕 條脫: 臂釧?,h: 即雕?!短嫱鈧鳌份d,貴妃去世后,玄宗思念不已。臣下多有獻妃遺物者。謝阿蠻進臂釧,帝見之落淚?!?邏逤: 吐蕃都城,今西藏拉薩。《太真外傳》載,貴妃琵琶邏逤檀木所制,溫潤如玉。琵琶之弦則末訶彌羅國綠水蠶絲所制?!?屋煤: 屋上懸塵。
黃庭堅詩之淵源于韓愈、孟郊是人所皆知的,但其實他也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應該說,排奡奇崛得力于韓、孟,這是山谷風格的主流;而長于用典、精于布局和偶涉艷情的色彩絢麗之作,則胎息于義山。
很顯然,他的讀《太真外傳》這五首七絕組詩,境界、色澤,極近商隱。原來《太真外傳》是宋初史官樂史所作,記敘楊貴妃事跡,才調淵雅,筆致綺麗,具有藝術魅力,難怪它引起了山谷的感喟和遐想。他這五首絕詩,不像大多數歌詠太真的作品側重于引古鑒今,甚或把這位絕代佳人寫成傾國的“禍水”,而是著力渲染愛情悲劇的意境。在這一點上,很得義山神髓。縱使黃詩的艷冶以盤拗出之,李詩的艷冶以婉約出之,互有不同之處,但并不影響凄艷氣氛的大體近似。
黃庭堅之受義山影響,與其學杜有關。說起他的學杜,又和他的家世有關。他的父親、舅父和前后兩個岳父(謝景初和孫覺),都是愛好和學習杜詩的,因此他從少年時代起,就潛移默化地受了杜詩影響。至于李商隱,其淵源雖屬多方,但得力老杜卻是他風格醇厚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王安石曾經這樣激情稱許李商隱學杜的成就:“唐人之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惟義山一人而已?!?《蔡居厚詩話》引)盡管同一淵源,而取法者各有其途徑,各有其所取,也各有其成果。但既然各人的一瓣心香,居然能不謀而合,這就說明大家的審美觀點,畢竟有其相同之處。
就本詩而論,其近李詩者至少有一點,就是都善于寫出凄涼的幻境;于神思則縹緲,于感覺則精細,于筆勢則靈轉。從幻夢的破滅來看,這首詩很有點像李商隱的七律《銀河吹笙》。李詩藉蒼蒼霜露而抒“夢斷”之感,黃詩則藉過去繁華和當今破落的強烈對比,渲染出盛世如煙的悵觸。至于后兩句,則更是一大轉折,一大跌宕。義山之“包蘊密致”,山谷之“囊括古今”(翁方綱: 《跋山谷手錄雜事墨跡》),有時似乎也能統一。就說“蛛網屋煤昏故物”這一句吧,豈非道地的素描?把荒涼景象寫得如此之足,可見筆力之雄。故物雖存,而昔時難再,這就除非“夢中”再見了?!按松笔且淮沃匕矗拔┯小本透訌娬{,推進一層。其結果,使讀者為之愴痛,為之悵惘。
除詩風的淵源、承傳外,二人的坎坷亦頗相類似。張佩綸《澗于日記》論及山谷有云:“終其身竟無展眉舒氣之一日。較之義山之死于令狐,不同一侘傺乎?”確有至理。不同的只是相對地說,黃山谷性格比較豁達而詼諧些,義山雖說意志堅貞,但氣質畢竟偏于多愁易感??梢娚焦纫载0烈姺Q,有時也以粗硬被人詬病,恰恰反映了他的高曠的品格,這和義山詠蟬以自表“高潔”,有兩相溝通之處。
上一篇: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