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四)》恨無常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首曲子是詠賈元春的。寫富貴榮華之變幻無常,預示元春之早逝。無常,佛家語,指世間一切事物都處于生起、變異、壞滅的過程中,遷流不停,絕無常住性。舊時迷信說法,也稱勾命鬼為無常。曲名《恨無?!?,語意雙關,既指元春早逝,又寓榮辱無定。
賈元春是賈政的長女。小說一開始,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第二回)中,她就已經入宮作女史官了,后來又“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成為封建皇室中的一員。可以說,她是賈府中權勢、地位最高的人物,是賈府榮華富貴的大靠山。由于她晉為貴妃,使已趨衰微的賈氏家族一躍而成為皇親國戚,“元妃省親”更使賈府達到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的頂峰。但是,人們也不難看出,這表面的榮華富貴正是以元春的青春、自由以至生命為代價換取來的。書中寫這位貴為皇妃的賈元春被恩準回家省親時,不僅毫無喜悅之色,相反卻是“滿眼垂淚”,與親人“嗚咽對泣”,甚至把皇宮稱作“不得見人的去處”。她對父親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闭媸菨M腔的幽怨??梢哉f,她是整個封建貴族階級榮華富貴的犧牲品,是一個悲劇人物。小說把她同榮國府中其他女子一樣列入“薄命司”,正隱含著作者對封建君主制度的否定和批判,寄托著作者對元春的無限同情。
首句“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寫賈元春晉為賢德妃后,雖享受過短暫的“榮華”,但很快便死去了。從“元妃省親”的描寫看,元春并沒有把入宮晉妃視為幸福,相反倒認為是把她送到了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但是,無論這榮華富貴如何不值得眷戀,總還是比短命夭亡要強得多。曲中的一“喜”一“恨”只不過表現了人類一種本能的生的欲求,并非是賈元春真心貪戀榮華富貴。“眼睜睜,把萬事全拋”,進一步寫元春對人生的留戀。從“眼睜睜”三字看,似乎她對于自己驟遭厄運既毫無戒備、毫無察覺,又感到忿忿不平、遺恨無窮,頗有死不瞑目之慨。“蕩悠悠,把芳魂消耗”句,寫元春的鬼魂憂傷憔悴、飄泊不定,似有寄托無著、魂歸何處之虞。芳魂,指青春女子的鬼魂?!巴亦l,路遠山高”,寫元春孤魂飄零,滿懷對家鄉、親人的一片思念之情。既稱“路遠山高”,似乎在說元春并非死于宮內而是客死他鄉。結尾“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四句,寫元春以托夢的形式告訴爹娘,說她已經死去,希望父親賈政以她的不幸遭遇為戒,及早擺脫官場仕途的羈絆,跳出是非坑,免得災禍臨頭。黃泉,即陰間。命入黃泉,是對死亡的迷信說法。天倫,本是封建時代父子、兄弟等天然親屬關系的代稱,這里是元春對其父親賈政的稱呼。退步抽身,是勸說賈政辭去官職,急流勇退。曲中并未指明元春之死的真實原因,但從她那呼天搶地的哀號看,從她勸說賈政及早退出官場看,作者似乎暗示元春并非因病而死,而是有復雜的政治背景。
元春之死在原稿八十回以后,續書第九十五回說,她的死因是由于“圣眷隆重,身體發?!?,“起居勞乏,時發痰疾”所致。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續書所寫與曹雪芹佚稿原意有違。元春的青春早逝或許有更重大的政治原因。有人根據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等句和第二十二回元春所制爆竹謎猜測,認為她很有可能是在宮闈內部兩派政治勢力的互相傾軋中突然去世的。
元春之死,對賈氏家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被視為賈府敗落的先兆。此后不久,便發生了賈府事敗被抄、子孫流散、破家滅族的慘禍。所以,在脂評中,把元春之死與賈府之敗、黛玉之死等情節稱作“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
上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十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芙蓉女兒誄》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