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謁金門》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①。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② 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③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注釋】 ①目斷:望不見。②“小樓”句:意謂樓低山高難望遠。③一向:通“一晌”,一霎時。弄晴:欲晴不定。
【譯文】 愁思綿綿,含情脈脈。望盡江南江北。迷迷蒙蒙的煙樹又把伊的佳音重重阻隔。樓小山高視野被阻塞。
凄迷的芳草,孤獨的浮云,偏西的夕陽。天公何意欲晴又不定。簾外飄蕩的飛花,為何欲墜卻又停?可憐春風,原來也氣短力輕。(湯俊峰譯)
【集評】 清·譚獻:“(‘小樓山幾尺’句)不如不見。(結二句)宰相何故失此人。”(《詞辨》)
【總案】 此詞寫離情。詞中情與景的配置頗奇特,唯首句言情,其余七句皆寫景,形成傾斜式結構,給人以陌生化的審美效應。詞全以意象烘托離情,著筆清淡、意緒朦朧。僅細草、孤云、斜日三個平列的意象,就自成上下渾然一體的時空境界,其象征義也是多邊的。孤云,既喻游子的游蕩不歸,又喻示自身的孤獨。斜日,有“夕陽西下幾時歸”的時間意識與青春流逝好景不長的生命感嘆,又含日暮黃昏行人歸家之時而未歸的失望、憂怨。結句更啟人遐思,明嘆春風,暗傷自我。
上一篇:陳克《謁金門》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呂本中《踏莎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