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鏞《訪中洲》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踏雨來敲竹下門,荷香清透紫綃裙。
相逢未暇論奇字,先向水邊看白云。
【譯文】 冒著濛濛的細雨,來叩竹下的柴門。荷花飄散縷縷的清香,沁入紫色的羅裙。與您把臂相逢,還來不及討論奇文。先向那碧浪粼粼的水邊,俯看倒映水中的白云。
【集評】 今·孫藝秋:“此詩題目名曰訪‘洲’,實是訪人;雖是訪人,詩中重點卻是洲中景色;文字上雖從洲上景色著筆,而詩之情趣,則仍在主客之間對生活的默契,心情的交流?!?《宋詩鑒賞辭典》第1279頁)
【總案】 姚鏞擢守贛州時,曾令畫工為他畫了一幅騎牛澗谷間的肖像畫,并請郡人趙東野為之題詩。趙東野《題姚雪篷騎牛像》:“騎牛無笠又無蓑,斷隴橫岡到處過。暖日暄風不常有,前村雨暗卻如何?”可見姚鏞這位風流太守的韻致。趙詩說:“前村雨暗卻如何?”姚鏞這首《訪中洲》詩正是寫雨中訪友的奇趣。冒雨來尋,荷香沁人。未暇論文,先看白云。全詩突出一個“奇”字,訪奇人,論奇字,看奇景,得奇趣,而詩人的奇趣是從“水邊看白云”悟得的。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姚鏞對政治風云的反復無常似乎早有所悟,他尋求一種像白云一樣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羅大經《鶴林玉露》說:“索郡人趙東野題云云,蓋規切之也。居無何,忤帥臣,以貪劾之,貶衡陽,人服東野先見。”我想不僅東野有先見之明,而且從姚鏞《訪中洲》詩似乎他亦有自知之明。
上一篇:黃榮仲《觀芙蓉有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惠崇《訪楊云卿淮上別墅》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