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調笑令》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①
【注釋】 ①胡笳: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其音悲涼。
【譯文】 邊塞的草呀邊塞的草,初生青青轉眼盡枯凋,有如兵士年輕戍邊此時老。雪后天晴,山南山北披銀裝,萬里夜空呀明月皎皎。明月呀明月,月下那凄切的胡笳聲聲,更激起兵士思鄉的愁情難消。
【集評】 闕名:“筆意回環,音調宛轉,與韋蘇州一闋同妙。韋詞云:‘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御選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二引)
清·陳廷焯:“爽朗。”(《放歌集》卷一)
近代·俞陛云:“唐代吐蕃、回紇,迭起窺邊,故唐人詩詞,多言征戍之苦。當塞月孤明,角聲哀奏,正征人十萬磧中回首之時。李陵所謂‘胡笳互動”,‘祗令人悲增忉怛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作者將征人遭遇與思鄉情懷打并在一起,表現出一種哀怨的情調。前三句興中有比,后數句情景交融。詞中邊草、雪晴、明月、笳聲等渲染邊塞環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眼見耳聞。而那回環往復的詠嘆,更濃化感情的抒發,增強詞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溫庭筠《訴衷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應物《調笑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