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畫山·望夫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畫山在廣西陽朔、漓江之濱,九峰簇立,其中有一巨大平直的削壁,高寬各數十公尺,面向江水,山石濃淡相間,斑駁有致,宛若巨幅壁畫,而仔佃端詳,圖上若現出各種形態的駿馬,有的佇立,有的滾脊,有的俯飲,有的嘶風長嘯,有的飛奔疾馳,栩栩如生,雄奇美妙,詩人畫家為之陶醉。崖壁有清代阮元的“清漓石壁圖”5個石刻大字。
漓江斗米灘前一石山上,有一對石人。山上的那座像一男子,向遠處眺望;山腰的那座像一女子(背上還有一“嬰兒”),望夫而立,故此處又稱 “望夫石”。形象逼真動人。山前的漓江水,灘流湍急,猶如聲聲嗚咽。過往游人,無不動情。
天成半壁丹青畫,幡然高向青天掛。
上古何人善畫山,似與荊關斗名派。
[詩名] 清漓石壁圖歌 (全詩24句)
[作者] 阮元,字伯元,號蕓臺,江蘇儀征人。清乾隆進士,嘉慶、道光間歷官禮、兵、戶、工部侍郎,及兩廣、云貴總督。
[注釋] ●荊關:即荊浩、關仝,唐末五代有名的山水畫家。
掃成屏障幾千春,洗雨吹風轉更明。
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
[詩名] 畫山
[作者] 鄒浩,字志完,號道鄉,宋代武進(今屬江蘇省)人。元豐進士,官右正言,后遷寶文閣待制。因直言上疏受蔡京詆毀,貶至昭州(治所在今廣西平樂縣) 5年。
[注釋] ●應是二句:意思是:那畫山上縱橫濃重的色彩畫,應當是天公醉時留下的筆墨。詩名頗為傳神。
淋漓大筆出天工,萬古丹青一洗空。
我泛輕舟山下過,也應添在畫圖中。
[詩名] 舟過畫山
[作者] 李守仁,字若仁,廣西容縣人,清代詩人。
[注釋] ●天工:指非人工所能。●丹青:繪畫用的紅色和青色兩種顏料,代指繪畫。杜甫《丹青引》:“斯須九重真龍岀,一洗萬古凡馬空”。●也應句: 說明詩人陶醉在山水美景之中。
天間腰裊誰能畫,何處丹青有曹霸。
此圖五馬盡精神,擬以前人亦其亞。
[詩名] 畫馬
[作者] 蔣冕,字敬之,廣西全州人,明成化年進士。官謹身殿大學士。
[注釋] ●腰裊:又叫“裊驂”,古時的良馬。●曹霸:唐代畫馬能手,畫出的馬形象生動逼真,杜甫《丹青引》曾稱贊他畫馬技藝的精湛。●亞:次一等。句意是前人與畫山“天工”相比,還差一等。
山以畫為名,畫自天公設。
人間老畫師,到此寸心折。
斯世無荊關,畫意對誰說。
[詩名] 無題
[作者] 羅辰,清代畫家。
[注釋] ●荊關:指荊浩、關仝。全詩說明,任何畫家見了畫山,也會為之折服。當代已無更象荊浩、關仝那樣高明的畫師,難以議論此中之畫意。
江頭望夫處,化石宛成形。
雨洗髻鬟濕,煙橫眉黛青。
離魂悲杜宇,積恨感湘靈。
何事遠游客,征帆去不停。
[詩名] 望夫山
[作者] 李秉禮,字敬之,號七松老人,江西臨川,清乾隆、嘉慶年間寄寓桂林。有詩名。
[注釋] ●髻鬟:古代婦女環形的發型。●黛:青黑色,古代婦女畫眉用的青粉。●杜宇:相傳蜀王望帝死后,其魂化為杜鵑鳥,每當二月,杜鵑鳥鳴叫似悲啼。●湘靈:傳說古代舜帝死于蒼梧之野 (今廣西梧州市南20公里),其妃娥皇與女英悲泣淚落,死于湘水,人稱湘靈,或湘水之神。
春回山上草凄凄,雨濕云鬟淚欲滴。
千古傷心何獨爾,凄涼還有杞梁妻。
[詩名] 望夫山
[作者] 朱玉仙,清黎玉章之妻,廣西北流人,長于詩詞,著有《畫詩樓稿》。
[注釋] ●杞梁妻:據《左傳》,杞梁為春秋時齊國大夫,跟隨齊侯攻打莒國而死。傳說其妻撫夫尸,在城下大哭。哭十日,城墻被哭倒。后投淄水而死。此故事后來演變為孟姜女哭長城。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瓜洲古渡》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白居易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