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花犯》
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①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②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共燕喜。③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薰素被。④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翠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⑤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⑥
【注釋】 ①梅花照眼:化用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詩:“花枝照眼句還成。” ②凈洗鉛華:用宋·王安石《梅》詩: “不御鉛華知國色”句意。鉛華:指脂粉一類的化妝品。③勝賞:快意的游賞,語本《陳書·孫玚傳》:“每良辰美景,賓僚并集,泛長江而置酒,亦一時之勝賞焉。”冰盤共(同“供”)燕喜:指梅子薦酒。韓愈《李花二首》其一:“冰盤夏薦碧實脆。”燕喜:宴飲喜悅。④惜:憐愛。香篝:即薰籠;這句形容梅樹如薰籠,樹上覆蓋的雪如素被。⑤翠丸:指梅子。⑥“黃昏”句:用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譯文】 在低矮的白墻邊,盛開的紅梅映入了我的眼簾。啊,她們舊日的風味依然不變!花瓣上輕綴著露水的痕跡,好象少女洗凈了臉上的脂粉,恢復了無限美麗的本色容顏。記得去年我獨自在花下快意地游賞,我把梅花摘下來放進冰盤。我飲酒賞花,心里何等喜歡!當時我對花兒滿懷愛憐,仰望高高的梅樹覆蓋著白雪,覺得真象是有一床瑩潔的素被把薰籠輕輕遮掩。今年我重對梅花,卻行色匆匆難以留連。相逢時我感覺花兒對我充滿恨和怨,她依依不舍,愁慘的面容憔悴不堪。我久久地凝望,默默地詠嘆,一忽兒,我看見花瓣飄落,在地面的青苔上撒得星星點點。哎,過不了多久,枝上就會結滿翠丸,被人們摘去上酒筵。那時候,我可能正在煙波浩渺的清江里,乘駕著遠去的小船。那樣我就會夢見這株瀟灑臨風的梅花,它的影子斜映在黃昏的水面……。
【集評】 宋·黃升:“此只詠梅花,而紆徐反復,道盡三年間事。昔人謂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余于此詞亦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
清·周濟: “清真詞其清婉者至此,故知建章千門,非一匠所營。”(《宋四家詞選》)
清·黃蘇:“愚謂此詞為梅詞第一。總是見宦跡無常,情懷落漠耳。忽借梅花以寫,意超而思永。言梅猶是舊風情,而人則離合無常。去年與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開而人欲遠別。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飛墜,梅子將圓,而人在空江中,時夢想梅影而已。”(《蓼園詞選》)
清·譚獻:“‘依然’句逆入,‘去年’句平出。‘今年’句放筆為直干。‘吟望久’以下,筋搖脈動。‘相將見’二句,如顏魯公書,力透紙背。”(《譚評詞辨》卷一)
近代·陳洵:“只‘梅花’一句點題,以下卻在題前盤旋。換頭一筆鉤轉,‘相將’以下,卻在題后盤旋,收處復一筆鉤轉。往來順逆,盤控自如,圓美不難,難在拙厚。”“‘正在’應‘相逢’,‘夢想’應‘照眼’,結構天然,渾然無跡”。“此詞體備剛柔,手段開闊,后來稼軒有此手段,無此氣韻,若白石則并不能開闊矣。”(《海綃說詞》)
近代·俞陛云:“宋詞中詠梅花者,侔色揣稱,各極其工。此詞論題旨,在‘舊風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今前、后段標明之。下闋自 ‘吟望久’至結句,純從空處落筆,非實賦梅花。閏庵云: ‘此數語極吞吐之妙’。”(《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題為梅花,實則借觀賞梅花以寫宦跡無常的傷感情懷。全篇題旨,在“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三句。相對于今年之“匆匆”(即將離任乘船遠去,不得細賞),去年之從容留連于花下的“舊風味”特別值得回憶,故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標明之。“今年”之景是實寫,“去年”是回憶之筆,是虛寫。“但夢想”云云,是預想離去之后未來的情景。所以黃升說“紆徐反覆,道盡三年間事。”通篇以作者觀賞梅花的心理活動和主觀感受為主線,借詠物而抒發個人的身世之感。《蓼園詞選》對此詞意旨的把握是十分準確的。其中說“梅猶是舊風情,而人則離合無常”,可謂知清真詞心者。
上一篇:李煜《破陣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溫庭筠《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