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叔向《七言詩·夏夜宿表兄話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原詩今譯】
朝開暮斂的夜合花呵,馨香播滿院庭,
久別重逢的醉意,被深夜的風雨驚醒。
只因水遙山阻呵,魚雁何曾飛到手中,
別后的凄涼往事,令人傷心不可諦聽。
少別壯遇呵,彼此仍記著兒時的稚容,
當年親友喲,如今草枯、花謝、凋零。
明朝又要離別呵,孤舟外,碧水航程,
河橋青青酒幔呵,掩別淚,愁灑長亭。
【鑒賞提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尤其是那些長年官居在外的封建士大夫,親友別離,交通不便,倘偶然有相逢的機會,就會勾起無限的鄉關之情。此詩所寫,正是詩人與表兄久別,老大重逢時撫今追昔,不覺倍感凄涼的情景。詩歌語言親切,平易近人,如話家常,似促膝談心。
首聯寫表兄家中弟兄會見的典型環境。“夜合花”,告訴了會見的季節。夜合花又稱夜來香,有藤蔓纏繞,葉對生,夏季開花,花呈黃綠色,曉開夜合,香氣濃郁,入夜尤盛。老兄弟久別重逢,少不得一番張羅,花香伴酒香,促膝話滄桑。談得很久了,困倦了,各自都似睡非睡了,夜也深了,又下起一場濛濛的細雨,使空氣濕潤涼爽起來,兩人的醉意也得以沖淡,猶如長夢初醒一般,況且想到明天又要離別,于是再爬起來,和表兄接著長夜敘談。
談些什么呢?中間兩聯高度地概括了“話舊”的內容。離別久遠,關山遙隔,加之時勢紛亂,某某時候曾寫過囑告珍重的書信,但是何曾收到啊! 信收不到,消息不通,全家人都為你們操心。我的情況也非常不妙,宦海沉浮、仕途坎坷,政務日繁,生計維艱,加之氣候不適,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疾病困苦,人禍天災……總之,一樁樁、一件件都夠凄涼的,教人實在不忍聽下去。當年離開家鄉時候的少年兒童,如今都長大成人。從前的親戚朋友,多半都已謝世,歷歷往事,綿綿思緒,難以盡言。
初唐賀知章《回鄉偶書》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其中說“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寫兒童不識“我”,竇詩中的“去日兒童皆長大”,寫“我”不識當年的兒童。情莫哀于死生,“昔年親友半凋零”是最能打動人的情感的人事議論。因親友傷逝而引出的種種復雜的嗟嘆、情緒、愛憐,無不包孕于質樸的字里行間。
人生易老,世事滄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又要話別。“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明天早晨,我又要孤舟離別,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離別,已夠傷心的了,又是孤舟遠別,就更令人凄涼。我真怕看見那大河橋頭賣酒人家那招攬生意的“酒幔”。古代交通不便,生離往往就是死別,所以古人對于離別是很動感情的,送別是鄭重的事情。士大夫階層送別,不光備酒餞行,折柳相贈,還常常寫詩文互贈,借以抒發別情,或互相勉勵和安慰。
離別時的愁酒照應接風時的歡酒,情緒由歡快轉入悲傷,由高潮轉入低潮。悲喜交感,互相映襯,總的傾向是統一于悲。由于詩人寫自己的人生體驗,情感真實自然,語言出自肺腑,毫不雕琢。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入詩的意境,去體驗一次人生的聚離之情。這是一首源于生活、發自心底的好詩。
上一篇:釋處默《五言詩·圣果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耒《七言詩·夏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