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
冷吟狂醉到天明,舞劍聞雞意氣橫。
海外九洲久漂泊,強為歌嘯不成聲。
這首詩是詩人1899年在日本所作。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詩人避難香港,后逃往日本。住在日本東京明夷閣。當時,他的老朋友梁鐵君也在東京。詩題下作者自注說:“鐵君名爾煦,順德人,二十年老友,少游俠,擊劍,既乃折節讀書,好王學、佛學、工畫,業鹽于梧州,聞吾蒙難,遂棄家從亡,助吾擘畫,卒死國事,近世烈俠,未見其比。”此詩通過與老朋友飲酒話舊抒發了自己改革理想未能實現的抑郁心情。詩的一、二句敘寫詩人與老朋友話舊的情景。“冷吟狂醉”,詩人滿腹的憂愁,心緒冷落,然而,老朋友相聚,很多話欲一傾而出,因而,詩人借酒消愁,狂飲至醉,直到天明。“冷”、“狂”二字,寫出了詩人極為苦悶的心情。雖然變法失敗,逃亡異國,但是詩人卻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舞劍聞雞意氣橫”,詩人借用東晉時祖逖有志北伐,恢復中原,曾半夜聞雞起舞的典故,表明自己維新變法的決心仍未改變。康有為脫險流亡東瀛之后,便與梁啟超匯合,“君主被幽,同志慘戮”之痛,時時刺激著他,維新事業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他馬上與梁啟超等人匯合,著手進行搭救光緒、挽救維新事業的活動。三、四兩句轉而對自己的流亡生涯的追憶。“海外九洲”之漂泊,詩人深深感到,自己變法維新的決心雖然未改變,但是由于身世漂蓬,有志難酬,民族危亡,前途難測,縱然盡力奔走呼號,也只能是“強為歌嘯不成聲”了。悲憤之情,溢于言表。詩中借酒詠懷,直抒胸臆,感慨殊深,警策動人。詩寫得自然生動,很真實地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情。
上一篇:黃遵憲《己亥雜詩(其二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譚嗣同《獄中題壁》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