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律》
▲一九一六年冬
共泛朱張渡,層冰漲桔汀。
鳥啼楓徑寂,木落翠微冥。
攀險呼儔侶,盤空識健翎。
赫曦聯韻在,千載德猶馨。
【說明】
本篇見羅章龍《亢齋汗漫游詩話(三)》(載《湘江文藝》1980年第2期)。文中記曰:
“文虎(按:羅章龍的字)與潤之(按:毛澤東的字)自定王臺會晤后,時相過從,每當黃昏,二人輒會于天心閣舊壘城堞間散步,星期日則相約作郊游。每次晤面多檢論(討?)所思所學,析疑問難,往復未知所窮。一次,潤之忽來見訪,約作麓山游,二人清晨八時啟行出南門,冒寒,從朱張渡過湘江。
“朱張渡是由朱晦庵(按:朱熹)與張南軒(按:張栻)得名的,二人均宋代學者與詩人,在長沙講學,為當時湖南青年所熟知。
“因此,我們在朱張渡口茶亭停留下來,討論他們二人在湖南留下的思想影響。
“當時我們留下一首泛朱張渡的詩(略)。
“由朱張渡到自卑亭稍作休息,二人互議,同意分南北兩路登山,即彼此各由鳳凰山及天馬山,登云麓宮,相約以先到為勝。議定,各鼓勇前進。時大雪封山,朔風遒勁,層冰嵯峨,禽鳥息鳴,人蹤不見。山風過處,玉樹冰枝,鏗鏘有聲,寒氣侵人肌膚,草履積雪泥盈寸,重厚難行,約經二小時許,行抵北海碑亭。文虎從樹隙窺見潤之尚在印心石屋小徑上彳亍而行,攀登頗難,最后二人奮勇直上,登云麓宮最高處。傍晚下山過赫曦臺,見朱晦庵與張南軒聯句,悵然無已。
“朱晦庵與張南軒登岳麓山赫曦臺聯句,意境尚高,傳誦一時,詩云:
泛舟長沙渚,
振策湘山岑。
煙云渺變化,
宇宙窮高深。
懷古壯士志,
憂時君子心。
寄言塵中客,
莽蒼誰能尋?
“在云麓宮踏雪后,寒假期間,二人復約步行往游南岳。當時文虎因親病返里,潤之遂獨往。歸途自中伙鋪作長函寄文虎,備述攬七十二峰,孤游歷險經過,詞旨慷慨(下略)。”
“(上略)文虎自一九一八年離開湖南出省工作,(節)經過三十一年后始返岳麓山重登云麓宮,在白鶴泉亭中久坐,作詩寄遠,該詩序云: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六日自西安飛武漢,十一日抵長沙岳麓山湖南大學。十五日清晨大風雪,步行登山到云麓宮,距初游已三十一年。感舊懷人,率賦:
云麓宮前樹,
湖山劫后身。
陵埋金劍銹,
戶沸誦弦新。
水落蛟龍遠,
峰回雁陣親。
關河頻北眺,
風雪帳舊人。
據文意,本篇當是毛澤東與羅章龍的聯句詩。鑒于她不是毛澤東個人的獨力創作,故附編于此。又按詩中言及登山、過赫曦臺見朱、張聯句詩等事,不止“泛朱張渡”而已,當作于此游結束之后。
【注釋】
[共泛句]泛,泛舟。渡,渡口。
[層冰句]層冰,重疊的冰。桔汀,指橘子洲,見前《沁園春·長沙》篇“橘子洲頭”句注文。桔,同“橘”。汀,汀洲,水邊的平地。以上二句寫擺渡過湘江。
[鳥啼句]南朝梁代王籍《入若邪溪》詩曰:“鳥鳴山更幽。”楓徑,楓樹林中的小路。
[木落句]元代周權《湘中》詩曰:“木落湘山幽。”木落,樹葉凋落。翠微,見前《七律·答友人》篇“帝子乘風下翠微”句注文。冥,幽深、昏暗。
[攀險句]攀險,攀登險峰。呼,呼喚。儔侶,同伴。
[盤空句]這句倒裝,正常語序是“識盤空健翎”。盤空,盤旋于空中。健翎,矯健的鳥兒,指鷹之類。亦有自喻之義。翎,本義是鳥的羽毛,這里即代指鳥。以上四句寫登岳麓山。
[赫曦句]赫曦,見前《七律》(春江浩蕩暫徘徊)篇“卅年仍到赫曦臺”句注文。聯韻,即“聯句”。中國舊體詩的一種特殊創作方式。兩人或多人共同創作一首詩。最初并無定規,或每人一句一韻、兩句一韻乃至兩句以上,依次而作,聯綴成篇。后來多采用律詩體,一人出首句,續者作對句并下一聯的出句,如此輪流相繼,最后由一人以單句結束全篇。這種體式,多用于宴集與友朋間的酬唱。
[千載句]馨,香。以上二句寫下山過赫曦臺,見朱、張聯句詩。謂朱、張此詩猶存,其德業在千載之下的今天,仍然芳澤不已。
【押韻格式】
本篇韻腳分別是“汀”、“冥”、“翎”、“馨”。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建國前的流布和影響》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憶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