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言情贈友詩歌
贈梁汾①
德也狂生耳②! 偶然間、緇塵京國③,烏衣門第④。有酒惟澆趙州土⑤,誰會成生⑥此意? 不信道⑦、遂成知己⑧。青眼⑨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⑩,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11),后身緣(12)恐結他生里。然諾重(13),君須記!
這首 《金縷曲》詞,通過對顧梁汾的友好表態,集中抒寫了納蘭性德極重友誼,以及對朋友誠摯篤實的感情。
開頭一句“德也狂生耳”,透露出性德雖是滿清貴胄子弟,自己又有名位和學識,但是,并不完全恪守清廷的規矩禮法,實乃一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三句,表明他生為相國公子,席芬名閥,在京城奔走供職,并非己所追求,而是不容選擇的 “偶然間”事。“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用此典故,表明性德服膺平原君的為人,并且效法平原君延攬當時許多文人才士,在清初做了不少團結知識分子的工作,不僅為文壇生色,抑且對清初政局起了穩定的作用。他是一個“黃金如土,惟義是赴,見才必憐,見賢必慕” (丁藥園 《祭文》 )的人。能夠結義輸情,禮賢下士,尤愛結交頗為清廷畏嫉的江南士子,如嚴繩孫、顧貞觀(梁汾)、秦松齡、陳維崧、姜宸英等,一時均與性德友善。特別是吳兆騫因科場一案謫戍寧古塔,多虧性德極力營救,乃得生入榆關,生館死恤,最為感人,三百年來,傳誦不絕。他尤能以文會友,擺脫了種族、貴賤的偏見,這在文網密布,滿漢成見甚深的清初,是頗有膽力之舉。由此可以見出性德的衿抱和氣誼之高。從“誰會成生此意”一句,看出他延攬文士之舉遇到了不少麻煩。這是對于“無人會” 的感嘆! 此與宋人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的意境略同。“不信道、遂成知己”句,寫他與顧梁汾結交成為知己的朋友顯露出驚異的欣喜。末四句是勸慰朋友的話。“青眼高歌俱未老”,是鼓勵朋友,也是自慰。“向尊前、拭盡英雄淚”,表示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要“拭盡”它!朋友之間需要的是奮進,而絕不是眼淚! 況復“月如水”的時光大好,又有什么好悲傷的呢?
下片首句“共君此夜須沉醉”,表示對朋友的忠貞。“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表明為了與顧梁汾的友誼,且不管他什么“謠諑”,哪怕他“古今同忌”,也無所畏懼。若問他對此抱何態度? “冷笑置之而已”!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二句,是借佛語(這與滿人篤信佛教有密切關系)表示與顧梁汾一日成為知己,感情千劫不變; 不但如此,甚至到來生來世還要成為知己朋友。全詞以 “然諾重”作結,寫出了納蘭性德答允友誼,不再食言的果決態度。
納蘭性德的詞在清代頗負盛名,著有 《飲水集》 。他長于令詞,藝術風格接近南唐李煜,有清朝李后主之稱。其詞多寫相思離別和失意之感: 婉麗凄清,充滿哀愁感傷的情調。但有一些懷戀親人,歌詠自然的小令,卻有直抒胸臆,感情真摯,格高韻遠,清新自然的藝術特色,《篋中詞》 引周之琦評語:“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能使殘唐墜緒,絕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其實,納蘭性德十分熱心于漢族文化,他所結交的幾位漢族文士,對他在藝術上的發展,也起了很大作用。如以小令見長的納蘭性德,自他和顧貞觀 (梁汾)相識后,長調詞遂驟然增多,自然是顧詞對他影響的結果。拿他這首 《金縷曲》詞來說,或敘事,或抒情,或議論,嵚崟磊落,意氣縱橫,已沖破其 “長調多不協律”、小令纖細柔弱的窠臼,在詞的藝術上有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注釋
①梁汾: 顧貞觀號。②德也狂生耳: 納蘭性德自謂。③緇塵京國: 謂在京城奔走供職,衣裳為風塵染黑。④烏衣門第: 指納蘭性德生在貴族之家。烏衣巷,在今南京。晉貴族王導、謝安居此,其子弟皆烏衣,故名。⑤有酒惟澆趙州上: 李賀《浩歌》詩: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此謂平原君為趙國之賢公子,又謂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⑥成生: 性德自指。性德原名成德,因避諱改性德。⑦不信道: 表示驚怪之意。⑧遂成知己: 謂與顧梁汾遂成知己朋友。⑨青眼: 眼睛色青,喜時正視,則見青處。晉阮籍能為青白眼,見俗士,以白眼對之。嵇康赍酒挾琴來訪,籍大悅,乃見青眼。此句也翻用杜甫詩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語意。⑩蛾眉謠諑: 謂美人遭人妒忌。《離騷》: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楊芳燦序納蘭詞: “或者謂 (性德)高門貴胄,未必真嗜風雅,或當時貢諛者代為操觚耳。今其詞俱在,騷情古調,俠腸俊骨,隱隱奕奕,流露于毫楮間,斯豈他人所能摹擬乎?且先生所與交游,皆詞壇名宿,刻羽調商,人人有集,亦正少此一種筆墨也,嗟呼! 蛾眉謠諑,沒世猶然。真賞難逢,為可累息。”(11)一日心期千劫在: 謂一日心期相許,成為知己,其情感雖經歷千劫,仍然存在。劫,佛語,謂天地之一成一壞為一劫。(12)后身緣: 即身后因緣。因緣之說,乃是佛家思想。此語意謂: 到來生還要成為知己朋友。(13)然諾重: 謂應允了的話,決不再食言。《唐書·哥舒翰傳》: “家富于財,任俠重然諾。”
上一篇:《送韋司馬別詩》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長干行》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