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戴叔倫
乳燕入巢筍成竹, 誰家二女種新谷?
無人無牛不及犁, 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貧母年老, 長兄從軍未娶嫂。
去年災疫牛囤空, 截絹買刀都市中。
頭巾掩面畏人識, 以刀代牛誰與同!
姊妹相攜心正苦, 不見路人唯見土。
疏通畦壟防亂苗, 整頓溝塍待時雨。
日正南岡下餉歸, 可憐朝雉擾驚飛。
東鄰西舍花發盡, 共惜余芳淚滿衣。
這是一首反映受戰亂和災役影響,農村凋敝、情景凄慘的詩。“行”是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統稱“歌行體”。
詩題《女耕田行》,男耕女織是傳統習慣,女子耕田是反常的。為什么女子要去耕田呢?這原本是一個四口之家,一母一男二女,母親衰老,但是在戰亂的年代里,“十室九無男”,長子被官家拉去當兵了,于是這對小姊妹為了養家糊口,只好白天耕地、晚上織絹了。這個貧困的農家,唯一的一頭耕牛又在去年災役中死了,姑娘只好“截絹買刀”、“以刀代牛”、“持刀斫地”來翻松泥土,節令稍晚,只得拼死拼活地搶著春耕春播,又要“種新谷”,又要“疏通畦壟”,又要“整頓溝塍”,田里的農事又多又重。這對柔弱的小姊妹來說已非易事,但是更大的負擔卻是心理上的:誰見過女子耕田呢?她倆用頭巾遮蓋著臉,怕人認出;她倆只是低頭翻土,不去看過路的人。這就寫出了其時其地女子耕田的痛苦,拼命干活而又在心理上受到壓抑。詩的最后四句:日當正午,收工回家吃飯的時候,求偶的野雞受擾而突然飛了起來;東鄰西舍的春花已經開盡,姊妹倆看到幾朵尚未開的花,不覺眼淚涌出來沾濕了衣裳。這是以比抒情,表達了姑娘過時不嫁、青春虛度的慨嘆。
詩篇雖說是集中寫了二女耕田的辛勞和她們的心理狀態,卻由此也透露出當時農村的一般面貌。照例說,無男無牛,女子耕田,東鄰西舍會相助一把的,可是卻“誰與同”;照例說,女大當嫁,媒人會不絕登門介紹的,可是卻“共惜余芳”;這就透露出當時農村受戰亂的影響,已經是多女少男,已經是多老少壯,已經是家家艱難萬狀了。
這首詩在選材上抓住了“女”,在剪裁上抓住了“耕田”,兩相融合,一線貫串,很有特色。
上一篇:《詠田家·唐·聶夷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官倉鼠·唐·曹鄴》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