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嘉紀
白頭灶戶低草房, 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里, 偷閑一刻是乘涼。
這首絕句主要是寫煎鹽工人的辛苦勞動和悲慘生活。由于作者的家住在“安豐鹽場之東淘”(《清史稿·吳嘉紀傳》),瀕臨海濱,因而他十分了解灶戶(設灶煎鹽的鹽戶)們的生活情況。
第一句寫灶戶居住條件的惡劣。煎鹽的工人從年輕時開始勞動,年復一年,以至衰老。而今滿頭白發仍然住在低矮的草屋內,冬寒夏熱,只是聊避風雨而已。
第二句寫勞動的艱苦。六月,正是夏季中最熱的一個月,有錢的人誰不在高樓大廈里乘涼納福?可是灶戶卻正彎著腰在烈火旁添柴煮鹽,夏天的熱蒸,煙火的熏灼,他都要痛苦地忍受。
詩的最后兩句,極寫灶戶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悲慘。老工人被烈焰濃煙熏烤得實在受不了時,能夠走出草屋在酷日下暫時休息一會兒,就算是他的乘涼了。辛苦、勞累真是一言難盡啊!
這首詩不假雕琢,純用白描手法記述燒鹽工人的困苦生活。在樸實的語言中,以飽含感情的筆觸寫出灶戶們的辛酸和悲苦,反映現實極為深刻。
上一篇:《織婦辭·唐·孟郊》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蒿里行·魏·曹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