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沈自晉《翠屏山》原文與翻譯、賞析
(小生上)
【望遠近】披肝露膽,到處熱腸兜攬。電閃青萍,俠骨向誰銷減。趁取衰柳長亭,且帶孤裘短擔,權忍受英雄時暫。
(小生) 下得船來,你看好一派江景也。
【金風曲】江流有聲,千尺懸崖冷。江風有情,幾片輕帆整。兩畔波明,三山簇景。望滄溟,海闊云空,人似行于鏡。真個是乾坤水上萍。(丑)客人,好個乾坤水上萍。(小生唱)恍似孤槎客使星,擊楫處皆堪詠。
《翠屏山》 事本 《水滸傳》,演述楊雄、石秀上梁山的故事。金陵石秀,人稱拼命三郎,因出外闖蕩,在薊州獲遇節級楊雄并與之結為兄弟,應邀到楊家幫助料理肉鋪生意。楊妻潘巧云不安于室,引誘石秀不成,轉與報恩寺阇黎裴如海勾搭成奸。事為石秀發覺,告知楊雄,相約同往捉奸。楊雄醉歸,一時不慎漏出口風,潘巧云反誣石秀存心不良。楊雄不察,竟誤信其言。石秀為點醒楊雄,在楊家巷口刀刃裴如海。楊雄心下大悟,將潘巧云誆到翠屏山,審明真情后殺死,與石秀同往梁山聚義。這里所選的兩支曲通過對石秀離家時個人心境及旅途景象的描述,表現了這位風塵英俠的赤誠肝膽和開闊胸襟。
【望遠近】 一曲交代石秀的為人性情和當下景況。這里的曲牌當作 【望遠行】,鈔本寫成【望遠近】,或系誤書。曲辭中 “兜攬” 為招引之意; “青萍” 是青萍寶劍的略語,“電閃青萍” 意謂長劍在手,出招迅捷; “時暫” 有時運不濟的意味。“披肝露膽,到處熱腸兜攬。電閃青萍,俠骨向誰銷減” 幾句起筆見意,抓住石秀平素喜愛交朋結友、行俠仗義的行為,表現出其豪邁亢爽、精明干練的個性特征。“趁取衰柳長亭” 以下數句敘述人物面臨的現實狀況,將曲作引入下一曲江上風物的描寫。石秀風塵困頓,亟欲建功立業,因此攜帶隨身衣物等行李,前往外鄉謀取前程。這幾句暗中點出石秀善于隱忍待時的特性,為后面的劇情作了充分而合理的鋪墊。
接下來的 【金風曲】 描述石秀水上行旅時的所見所感。其中 “滄溟” 指大海;“孤槎客使星” 典出晉張華 《博物志》,書中記載說,漢代有人乘木筏從海渚出發,到達了與之相通的天河。“江流有聲,千尺懸崖冷” 兩句化用宋蘇軾《后赤壁賦》中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的名句以表現山崖高聳、大江奔流的奇偉境界,筆力雄健,氣勢磅礴,奠定了全曲的豪放基調。在浩蕩江風的吹拂下,石秀乘坐的小船揚帆而發,直向江天寥廓處行去。船側波光蕩動,岸邊青山夾峙,一派浩茫景象。石秀遠望大海,浮想聯翩,只覺海闊天空,波瀾無際,泛舟水面直如在寬廣清亮的大鏡子上前行,因而不自禁地發出 “乾坤水上萍” 的感慨。這里暗用唐杜甫《登岳陽樓》 中 “乾坤日夜浮” 的句意,極力夸張水勢的浩淼,而將天地乾坤都看得如同漂在水面上的浮萍那么微不足道。石秀聯想到古人乘舟直上天河的傳說,頓然心馳神醉,感覺輕舟所到之處,盡皆如詩如畫,令人詠嘆不絕。曲中通過石秀的感想形象地展示出他宏大的抱負和曠遠的襟懷,又借船家的贊嘆將其形象映襯得更加偉岸。與 【望遠行】 相比,這里的 【金風曲】 在展現人物內在性情上顯得更含蓄深沉,更富于詩意,也更多讓人體味之處。
這兩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宏闊背景下凸顯出人物的壯偉懷抱,節奏明快有力,筆致縱放自如,深得曲中精髓。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 稱《翠屏山》 “曲辭亦用本色,得曲白調和之妙,有計讀元曲之概”,由以上選曲來看,這幾句話可說是較為準確地道出了此劇曲辭的創作特點。
上一篇:《秦廷筑》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荊楚臣重對玉梳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