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詞·李清照·醉花陰·重陽》鑒賞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是一篇重陽懷人詞,是李清照寄給丈夫趙明誠的。原題為《重陽》或《九日》。
《醉花陰》詞調,首見于北宋毛滂詞。因詞中有“人在翠陰中……”句,因據句意取詞調名。雙調,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各片一、二句押韻,均用仄韻。
****
本篇不作逐字逐句串講,著重說說以下幾點。
一、疑詞詮釋
薄霧濃云——有二種解說,一是喻指秋天陰霾天氣。一是說香爐中發散出來的濃煙。似以前說為佳,或可兩說并存。據明楊慎考證,“濃云”應作“濃雰”(即氛之異體字)。清人多附和此說! 但通行俗本,仍以《樂府雅詞》和《花庵詞選》所刊,用“云”。
瑞腦與金獸——前者,香名,即龍腦香。后者,指獸形的銅香爐。
玉枕與紗廚——前者,磁枕的美稱;后者,指紗帳。“紗廚”,又稱“碧紗廚”。“廚”,一作“㡡”。 據《廣韻》十虞:“㡡,帳也,以廚形,出陸該《字林》。”有人以“紗廚”,是“室內的一種精致裝置”,非是。
暗香與消魂——暗香,即幽香,此指菊花,非梅花之暗香。“消魂”,同“銷魂”,是說因傷感而神思茫然。
簾卷西風——是“西風卷簾”的倒文。它作為引出“人比黃花瘦”的興句。因為,看到西風吹動了簾子,立即聯想到西風也會刮壞菊花的。
二、主旨提示與含蓄表達
此詞的主旨,是詞人寫自己的別離之情,相思之苦。但是,這個題旨卻不是一眼即可看穿的,而是通過層層種種似乎不很相關的物象、景象和意象,含蓄地表現了出來。
按照唐人司空圖的說法,“含蓄”這一品的特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及,苦不堪憂”(詳見《詩品·含蓄》)。那么,此詞的“含蓄表達”,又是怎么進行的呢?
一般的九月天氣,特別是重陽節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但她看到的是“薄霧濃云”,是陰霾密布。此其一也。
其二,“九九”也是一個登高好時節,女詞人原來也是喜作跋山涉水游旅之人,而今卻是蝸居室內不出門,只盯著香爐中“瑞腦”已經燒了多少?似乎是在計算著時間,看去,像是度日如年。
其三,詞人在描寫夜晚時,不去渲染“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是寫主人公的難熬的失眠,還感到涼意襲人。
其四,重陽佳節不說吃重陽糕,也不提啖元宵,而是大書“東蘺把酒黃昏后”,努力鋪陳“暗香”盈袖與銷魂。
其五,用西風卷簾起興,帶出西風使菊花凌寒變“瘦”。
最后,逼出一句——人比黃花瘦!
為什么“瘦”?不言自喻。
三、附帶講一個故事
據元人伊世珍在《瑯嬛記》卷中引《外傳》云:
易安 (清照之號),以重陽 《醉花陰》詞函致 (趙) 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旦夜,得五十闋 (一作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 “只三句絕佳。” 明誠詰之。答曰: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正易安作也。
這三句正是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君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表示對丈夫思念之深。但表達卻不求秾麗,盡量含蓄蘊借,表明了作者的不凡構思和高逸風韻。
上一篇:《兩宋詩歌·汪元量·醉歌(十首選一)》鑒賞
下一篇:《清代、近代詞·梁啟超·金縷曲·瀚海飄流燕》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