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①》唐詩賞析,《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原文與注釋
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②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③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④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⑤
【注釋】 ①揚子:指揚子江,地近瓜州的古渡口,為唐代長江南北的交通要道,在今江蘇省江都縣南。元大:姓元,排行老大。校書:校書郎的簡稱,官名。②凄凄:形容心情悲愁。③歸棹:歸舟。棹,船槳,指代船。廣陵:今揚州。④此:此處,指廣陵。⑤沿:順流。洄:逆流。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回洛陽時,由長江轉大運河北上,途經揚州,剛剛從廣陵(今江蘇揚州) 起程,寄別廣陵朋友元大之作。詩歌通過舟行中的詩人所特有的景物感受的描寫,抒發了離別的情懷、對世事多變的感嘆。
首二句寫“初發”,用疊字描繪感情。詩人對朋友元大以“親愛”相稱,足見感情很深。感情頗深的朋友分別,心情自然十分悲傷。船離開碼頭起程,沒盡頭地在煙霧中飄蕩。“凄凄”和“泛泛”將情景自然融合。
三四句具體交代分別的地點,切題目中的“揚子”。船已出發,回洛陽去的詩人還不停地顧盼廣陵城,城外的樹木由清晰到模糊,忽然又聞在廣陵城聽慣了寺廟鐘聲的裊裊余音。離愁別恨、裊裊鐘聲以及城外迷蒙的樹色交織在一起,使得詩人內心空空蕩蕩、一片迷茫。詩人借助形象,抒發內心的愁情。
五六句交代這首詩的寄贈對象為 “元大”。今天在此地廣陵城一分別,在何處能再相見呢? 分別已引發深深的愁緒,現又不知何時在何處再相見,又引發一層愁苦,從而強調朋友重逢的不易,同時也照應了三四句的感情基調和詩人的所為所感,讓讀者深深地體味和理解詩人與好友的難舍難分。
結末二句從泛舟悟出普通道理。用行舟作比,波永不停,舟永不靜,在水流上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總之沒有 “住” 的時候。一方面寬解了眼下與好友的分別 (從舟行水上得到的啟示,分別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也感嘆了未來的不可捉摸。
這首詩語言平實,情景融合自然。寫的是眼前景,說的是口頭話,悟的是人人意中之理。
上一篇:《王之渙·出塞》唐詩賞析,《出塞》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唐詩賞析,《前出塞九首(其六)》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