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代賣薪女贈諸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白居易
亂蓬為鬢布為巾,晚踏寒山自負薪。
一種錢塘江上女,著紅騎馬是何人?
穆宗長慶二年至四年(822~824),詩人任杭州刺史,這首詩當作于此時。他在錢塘江邊,看到了兩類婦女,一是很貧困的賣柴人,一是很優裕的妓女,對于她們生活上的懸殊,很覺不平,因此,用賣薪女的口吻寫下了這首詩。
首句寫賣柴女人自訴貧窮,頭發像一團茅草,胡亂地扎上用布做的頭巾。次句寫她自訴辛苦,直到晚上,才打完柴,從荒冷的山上背了回來。后兩句寫薪女的發問。一種,猶如“同樣”,是當時的口語。既然同樣都是錢塘江上的婦女,你們這些穿著紅衣騎在馬上又是些什么人呢?意思是說:既然是同樣的人,為什么我該這么貧窮辛苦,你該過得那么優裕逸樂呢?
一個封建社會中的官僚,能夠同情賣柴的婦女,代她發出不平之鳴,自然還是可貴的。但由于詩人的階級出身和當時的社會風氣等原因,卻使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帶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他只看到這類婦女在物質生活上的差別,卻看不到,就問題的本質來說,她們同樣是被壓迫、被損害的人。
上一篇:楊炯《從軍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耿湋《代園中老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