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歌·汪元量·醉歌(十首選一)》鑒賞
汪元量
涌金門外雨晴初,多少紅船上下趨。
龍管鳳笙無韻調(diào),卻撾戰(zhàn)鼓下西湖。
《醉歌》,是汪元量幾個組詩中的一個,共十首。它主要雜寫宋末恭宗趙韅(“顯”的古字)帝德祐二年(1276)春,南宋亡國之史事。這年元兵在伯顏統(tǒng)帥下,直逼宋都臨安、帝韅不足六歲,由祖母謝太后臨朝稱制,皇室羸弱。當(dāng)元軍抵近郊皋亭山時,宋廷太皇太后率幼主不戰(zhàn)而降,呈上傳國璽和降表。后即皇帝、全太后(謝太后因病暫留臨安)、宋室大臣,宮妃等皆被俘北去。度宗侍臣汪元量,目睹此種種情狀,內(nèi)心甚感悲痛。于是,寫出這《醉歌》十首,還寫了《湖州歌》和《越州歌》,以及其他若干七律、七古,抒發(fā)了亡國之痛。現(xiàn)在選讀的這首“涌金門外”,就是這個《醉歌》組詩中的第八首。
****
此詩主要寫臨安淪陷后,春日游湖情景。
涌金門,是臨安沿西湖所設(shè)的錢塘、清波、錢湖和涌金四座禁門之一。“涌金門外”,即是西湖。乍讀首聯(lián),似乎在寫南宋君臣的“西湖歌舞升平”,春雨初霽后西湖依舊熱鬧繁華。但是,游情已起了巨變:現(xiàn)在是“多少紅船上下趨”,(紅船,即彩船;趨,急行疾馳。此指湖船上下穿行),不再是“錦纜龍舟緩緩?fù)稀?船上的主宰者也非舊人——宋廷君臣,而是剛剛?cè)胫髋R安的新貴——元軍將士。不僅如此,連彩船上的樂隊也變了,以前那種皇家樂部的龍管鳳笙悅耳音樂聽不到了,易之以口蓬口蓬戰(zhàn)鼓,嘶竭呼喊,嘈雜喧囂,轟響湖空。撾,此讀zhuā抓,即敲打的意思。
這就是此詩最后一聯(lián)詩句的大體內(nèi)容。
* * * *
全詩都在描寫元軍的游湖的景色。但不著一字,不發(fā)議論,只是如實地陳述當(dāng)時真實情景。但字里行間卻透露了作者對游湖新主的不滿情緒。你瞧!那種“上下亂趨”,“狠撾戰(zhàn)鼓”,喧囂恣肆,同西湖的天生麗質(zhì),旖旎的湖光山色和悠恬養(yǎng)性的佳境,是多么的不協(xié)調(diào),又是多么的鮮明對照!我們對著這種“象外之象”、“言外之音”,是應(yīng)當(dāng)好好玩味的。
上一篇:《宋以下各代詩歌與散曲》鑒賞
下一篇:《兩宋詞·李清照·醉花陰·重陽》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