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歌
劉禹錫①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②,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③,嚶嚀如竹枝④。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自言上計吏⑤,年幼離帝鄉。田夫語計吏,君家儂定諳。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省門高軻峨⑥,儂入無度數。昨來補衛士,唯用筒竹布⑦。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注釋】
①劉禹錫:見《西塞山懷古》。
②田塍:田間的埂子,用來分界和蓄水。
③郢:春秋戰國時楚國的國都。郢中歌:此處指民歌。
④嚶嚀:形容聲音清婉、嬌細。
⑤上計吏:地方政府派往中央辦公事的書吏。
⑥省門:宮禁或官署的門。
⑦筒竹布:一種名貴的細布。
【詩本事】
此詩寫于詩人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期間。原序:“連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
【賞評】
此篇夾用俚語,讀來輕快活潑,詩句間流動著自然的田間氣息,猶如展開了一幅描畫鄉村風情的畫卷。前四句詩人用清淡的色彩圖畫出一幅怡神悅目的美景;山岡上秀美的花草遠遠望去齊刷刷的,知趣的小燕子正高興地“拈花惹草”,田埂筆直如線,清水粼粼有光,多么寧靜的鄉村呀!接下來八句詩人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質樸無邪的農民。農婦身著“白纻裙”,農夫身披“綠蓑衣”,田間忽而傳來略帶哀怨的“郢中歌”,忽而傳來清純爽朗的笑罵聲,這都應是他們的情不自禁。接下來四句詩人僅用了二十字便又描畫出了一幅田邊鄉村圖,炊煙裊裊升起,吃飯時間到了,大黃狗嗅著鼻兒走來走去,小紅雞伸著嘴兒啄來啄去,多么可愛的鄉村呀!最后十六句是田夫與計吏的對話,對話中流露出世態的丑陋,其中“昨來補衛士,惟用筒竹布”二句為全詩諷刺最辛辣處,補個衛士,僅賄賂了“筒竹布”,怪不得小小計吏最后夸下了“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的海口!
【詩評選輯】
清·俞汝昌《唐詩別裁集引典備注》:前狀插田唱歌,如聞其聲;后狀計吏問答,如繪其形。
上一篇:羅 隱《感弄猴人賜朱紱》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韓 偓《故都》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