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十首·漁家傲》原文賞析
送春六曲(選三)
不是花開常殢酒, 只愁花盡春將暮。把酒酬春無好句。春且住,尊前聽我歌金縷。
醉眼看花如隔霧,明朝酒醒那堪覷。早是閑愁無著處。云不去,黃昏更下廉纖雨。
一片花飛春已暮,那堪萬點飄紅雨。白發送春情最苦。愁幾許?滿川煙草和風絮。
常記解鞍沽酒處,而今綠暗旗亭路。怪底春歸留不住。鶯作馭,朝來引過西園去。
詩句一春渾漫與,紛紛紅紫俱塵土。樓外垂楊千萬縷。風蕩絮,欄桿倚遍空無語。
畢竟春歸何處所,樹頭樹底無尋處。惟有閑愁將不去。依舊住,伴人直到黃昏后。
這里所選的,是段克己《送春六曲》之二、之四、之五共三首詞?!端痛毫肥且唤M詞,它隨著春的腳步,表現作者的戀春、惜春、留春的種種感情。由于篇幅的關系只選了其中的三首。但這三首詞銜接甚緊,仍然可以把它們作為組詞來賞析。
第一首是寫春意正濃時節,鮮花盛開,萬紫千紅,但作者敏感的心靈,卻已在為春的離去而生愁?!安皇腔ㄩ_常殢酒, 只愁花盡春將暮”,花是春的象征,春來花開,春去花盡,春光,從這花上去領略;留春,就得留住這花。三首詞中,作者處處因花惜時,感春生情。金縷是曲調名,又名金縷衣,唐代韋縠《才調集》卷二闕名《雜詞》詩云: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焙髞?,宋代葉夢得《賀新郎》詞因有唱“金縷歌”之句,故詞調《賀新郎》也名“金縷曲”。對春光,唱金縷,表現的是對時光的珍惜與留戀?!按呵易 币痪洌幂p輕的呼喚,把這戀春之情表露出來了?!白硌劭椿ㄈ绺綮F,明朝酒醒那堪覷”,下片的開頭兩句,上句說今日,下句說明朝。今日是醉眼惺忪,看花隔霧,未免辜負了這春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云: “老年花似霧中看”,段詞本此。而明朝酒醒之時,這花或已凋謝,春光已然離去。作者愛春之情甚深,卻既未能盡托于今日之花,又無可訴諸明朝之花,何處能寓托作者的這份“閑愁”?偏偏此時,烏云停駐不去,待到黃昏時分,又下起了廉纖細雨,這明朝的“不堪覷”,自不待言了。廉纖,細微之意,狀寫春雨綿綿。全詞寫作者雖在花開之時,春濃之際,卻時時感到花落春去的臨近,在自然平淡的描寫中,流露出深深的戀春惜春之意。
第二首寫春殘。“一片花飛春已暮,那堪萬點飄紅雨”,對大自然十分敏感的人常常最先能感到春的到來,那是在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之時,他感到了東風暗度,大地回春。同時,他也能從一片花葉的飛落,最先看到春天離去的腳步。而當萬朵桃花凋謝宛如紅雨飄灑之時,則傷春之情更難遣釋。此詞開頭以“一片” 與“萬點”對舉,以見作者系心于春,唯恐春去?!澳强啊币痪洌樯钤~苦,使我們聯想到宋代秦觀《千秋歲》中的名句: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上片結句“愁幾許?滿川煙草和風絮”,化用宋代賀方回《青玉案》詞“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句式是一問一答,手法是以景傳情,十分含蓄,使人從這滿川蒙著輕煙般的青草和風中飄舞的柳絮,去感受春去夏至的季節變換,去體會作者心中的萬般愁緒。下片“常記解鞍沽酒處,而今綠暗旗亭路”,也是寫春深時晚。旗亭,即酒樓,綠暗即綠濃,表明花將盡,夏將至。此時作者偶一抬頭,看到鶯鳥飛過,哦,“怪底春歸留不住”,原來是這“鶯作馭,朝來引過西園去”。作者以其豐富的想象,責怨春鶯,把自己對春歸的怨望惋惜之情寫活了。
第三首寫春盡?!霸娋湟淮簻喡c”,與第一首“把酒酬春無好句”意思相通。漫與,謂率意作詩,不求工巧。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接下“紛紛紅紫俱塵土”,“樓外垂楊千萬縷”,“風蕩絮”,俱寫春天已去,萬紫千紅零落成泥,唯有垂楊茂密,花絮飄蕩。這與前一首的“萬點飄紅雨”相比,春更少了,作者的感情也更為落寞?!皺跅U倚遍空無語”,無限惜春之情盡在不言之中。下片寫春歸何處,難以尋覓,這尋春是戀春惜春的更深一層的表現。接下再寫唯有因春而生的閑愁推排不去,自朝至暮一直陪伴著作者。全詞情思蕭瑟,哀感動人。
段克己這三首詞,著重抒寫因春而生的閑愁。這閑愁,不僅是因著春光易逝,而自己老之將至。從深一層講,也還因著他生當金元易代之際,故國身世之感,難以忘懷。他是“繁華夢斷,醉幾度春風雙鬢斑”,故觸景生情,不能自已。春,是自然界的良辰美景,或許,也是作者心目中“昔年京華”的象征。故作者這般戀她、留她、尋她。
段克己這三首詞按照春濃、春殘、春盡的季節變換,漸次展開自己一層深似一層的感春之情。詞與詞之間既有聯系,又各具重點。藝術描寫并不雷同,而總體風格則又皆清婉自然,保持著一致。以一組作品有組織地詠寫一個題材,又稱聯章體。這在詩中早已存在,而在唐宋文人詞中尚不多見。段克己生當金元之際,已能較純熟地運用這一形式,值得一提。
上一篇:《王國維·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朱晞顏·渡江云》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