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瘴水蠻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頭。
青山海上無城郭,唯有松牌記象州。
這首詩和下面的《蠻中》,都是張籍描寫西南邊陲風光及習俗的詩,表現出作者對殊方風土民俗的新奇感受。
“蠻”是我國古代對川黔兩廣少數民族的誣蔑性稱呼。據專家研究,蠻人是中國古代活動于黃河流域的一個古老部落群體,后來,蠻人在同華夏以及羌戎族、東夷族的斗爭中,多次遭到失敗,為了尋找生存的空間和物質基地,才逐漸南遷于南方。那里“多瘴癘,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樓居,梯而上?!薄缎U州》描繪唐代象州(今廣西象縣境內)一帶蠻人所在地區的村落環境和居住方式。那里山林間有一種濕熱蒸氣能使人致病,謂之瘴氣。首句寫出居住的村落(“洞”是村落的意思,不是洞穴)低濕凹下,一任散發著瘴氣的水流穿越過去。第二句寫居住方式,人們為了躲避潮濕和蛇蟲,都架棚而居。這樣的居住環境和方式,生活在北方的人感到新奇,自然要圖畫般地描繪在詩中了。
第三句宕開一筆,從更大的視野范圍,顯其地理風貌。只見青山大海,不見城郭,簡直是一個純乎自然的化外天地,突出了山海高遠人煙稀少的特點。末句將“蠻州”坐實,從那唯一的標記——界牌上,可以知道這就是所說的象州;要不是界牌,還不知道這是不是疆域之內的地區。
詩人善于捕捉富有特色的地域風貌和生活環境,加以藝術描摩,清晰逼真,歷歷如畫,使人如臨其境,讀起來有一種新鮮感,得到審美享受。四句詩氣韻貫通,亦不乏起承開合變化。起筆承筆緊相蟬聯,第三句開宕視點,放筆高遠,收筆坐實具體地址,挽結情思。全詩圍繞“蠻”字選景,清新而不板滯,單純而又豐富,使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張仲素《秋閨思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建《江南三臺詞四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