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方以智·獨往》原文賞析
同伴都分手,麻鞋獨入林。一年三變姓,十字九椎心。聽慣干戈信,愁因風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為知音。
方以智是明清之際思想家、科學家,又是一位熱烈的愛國者。明季與侯方域、陳貞慧、冒襄同主盟復社,為矯治弊政努力不懈。父孔照為湖廣巡撫,本人為崇禎十三年進士,官翰林院檢討。三十歲前備極榮華。清軍南下,奔江、粵,改名吳秀才,至永歷朝參加抗清。后拒不與清廷合作,出家為僧,改名宏智,又稱愚者智,字無可,別號藥地,一號墨歷,萍蹤江湖,“耿嗜枯寂,粗衣礪食”,悲憤以終。
此詩為康熙年間在嶺南所作,記明亡后的遭際和對友人的懷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首聯,“同伴都分手,麻鞋獨入林。”“同伴”指復社同志與民族志士陳貞慧、冒襄、吳應箕、陳子龍、夏允彝、侯方域、李雯以及王夫之、瞿式耜等人。寫詩時,這些同伴有的殉國,有的隱居,有的降清,作者則先被清將馬蛟麟所逮,勸其投降,“ ‘易僧服則生,否則死。袍服在左,白刃在右。’ 乃辭左而受右,清帥起謝之,為之解縛,聽其以僧終” (孫靜庵《明遺民錄》)。“分手”、“獨”乃血淚語。此聯二句對比,“獨” 與 “都”反差,表示跟堅守復社社規的戰友千里同心,不怕過孤獨淡泊的生活。頷聯“一年三變姓,十字九椎心。” 回憶入清后的艱苦歷程,一年中多次改換姓名,到處逃難。寫詩排遣內心苦悶,賦五言一聯,要“九椎心”,用手捶胸,傷心至極。可想見詩人寫作時子規啼血、淚珠滾滾的情狀,亦可窺測他對故鄉、友人的思念之苦。頸聯“聽慣干戈信,愁因風雨深。”生于憂患,聽慣了戰爭的消息,但是鄭成功、張煌言溯江而上失利,吳三桂率清兵取云貴絞死永歷帝,荊襄十三家軍崩潰,廈門失守……頻頻傳來,心如刀剜,風雨聲更增添了無比憂傷。可見他的隱遁只是一種手段,實則密切注視著復明運動的走向。尾聯“死生容易事,所痛為知音”。詩人擬以身殉國,效君辱臣死之義,痛心與留戀的只是摯友罷了。康熙十年,詩人就懷恨離世。
此詩悲抑,調子低沉,但詩人吐露心曲,堅決出家,矢志不渝的品格,對友人一往情深,皆令人難忘。
詩風凄涼蒼郁,悲苦感人,含蓄深沉。前兩聯對仗工整。“愁因風雨深”亦極奇警有味。此后詩人作品極少,偶一為之,多作禪語,自喻而已。那個陰郁的時代扼殺了詩人的天才。
上一篇:古詩《王正誼·牛行遲》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鄭之升·留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