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郎
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遮面。
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
南朝民歌中的愛情詩,很多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詩中或表達了她們對愛情的追求和忠貞不渝的態度,或寫出她們的相思之情與離別之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江南的社會風情。
《團扇歌》據傳是晉中書令王珉,喜愛拿白團扇,他和嫂嫂的婢女謝芳姿“情好甚篤”(見《樂府詩集》引《古今樂錄》),嫂捶撻婢過苦,婢素善歌,故制此歌。又有一說認為是王獻之愛妾桃葉所作。王獻之與王珉是同時代人,又都是頗有聲名的風流人物,說法相混,也是可以理解的。從內容來看,這是一位無名女子寫的情詩。白團扇,本是六朝士大夫喜歡的飾物。有時在白團扇上題詩作畫,又成了具有藝術性的借以表情的愛物,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是指畫扇的美。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是指團扇的精致。 “團扇障白日,面作芙蓉光”, “動搖郎玉手,因風托方便”,是指團扇可用,也可傳情。這首詩的起句“團扇復團扇”,一個“復”字加上“團扇”形象的反復出現,使人想象得出,那位女主人公手持團扇反復展玩、愛不釋手的情態。其中或許隱含著圍繞團扇而產生的故事,或許有詩人的美妙回憶和聯想,或許還有對未來的某些憧憬。詩的起句語氣平緩,而第二句卻集中寫了團扇的用途, “持許自遮面”, “許”即此。這是一個特定的動作, “自”字,寫出這動作是詩人主觀的有意識的動作,而“遮面”則造成了一個小小的懸念。寫出了詩人微妙的心理反應。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憔悴無復理”, “憔悴”指臉面瘦弱發黃,詩人見到了心上人, “女為悅己者容”,因為沒有修飾打扮,或打扮得還不滿意,倉促間就要“自遮面”了。這是女詩人情感的婉曲的流露,同時這“憔悴”,也可能是相思之苦帶來的, “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還可能是女詩人心中不好意思,借題發揮,以掩飾自己與情人相見時的慌亂不安的神情。總之生動逼真地寫出了女詩人與情人相遇的瞬間的內心活動。這句詩單獨來看,還沒解決上句詩的懸念,又出現了新疑團,而第四句撥云見月,答案仿佛從迂曲小徑走出來,眼前豁然開朗了。 “羞與郎相見”,一個“羞”字,對上面詩句的疑問作了解答,詩人至此真誠地敞開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羞見”寫出了女詩人不見又想見,見面又含羞,遮面更含情的心理狀態。
這首詩筆法細膩,以動作寫心情,以瞬間反應寫真實感受,以不見情郎寫愿見情郎,詩句幽微變化,含蓄中見明朗,維妙維肖地寫出了女子羞見情人,持團扇自遮其面的復雜、微妙的心理活動,讀之很有余味。
上一篇:回車駕言邁|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垓下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