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蝶戀花》原文賞析
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憶共錦裯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
此詞系和李清照《漱玉詞》中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詞韻之作,是一首艷詞。綺思麗語,譚獻評之為“深于梁陳(宮體詩)”(《篋中詞》)。詞委婉真切地描寫一位獨守空閨的女子苦思郎君的情態。
上片描寫的是女子春夜無眠、孤寂愁悶的情景。作者頗具匠心地把人物置于凄涼幽冷的氛圍中,借以襯托女子那哀惋孤獨的心緒。開篇云“涼夜沉沉花漏凍”,這是描寫環境背景。花漏,一種古代計時器。此句重在突出“涼夜沉沉”那種深夜清冷的氣氛,而“花漏凍”即連滴水計時的花漏都凍結了,不僅襯托沉沉夜之冰涼,而且使人產生長夜漫漫、時間停滯之感。在這樣的氛圍中,推出了詞中的人物形象:“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欹枕,斜靠在枕頭上。“荒雞動”即“荒雞鳴”,典出《晉書·祖逖傳》“逖中夜聞荒雞鳴”,指深夜三更前的雞啼聲,故蘇軾《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詩有“荒雞號月未三更”之句。時間已近三更,但斜靠在枕頭上的人兒卻心事重重,因此聽到了靜夜傳來的雞叫聲。那么詞中人兒為什么深夜“欹枕無眠”呢?因為“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原來她正為“閑愁”而經受精神的折磨,郎君遠出不歸,不能與她共度寒宵,而窗縫瀉進如水月光,更增添了寒氣。內有愁緒,外有春寒,她怎么能安然入睡呢?
既然春夜“無眠”,郎君“不共”,自然要勾起對昔日與郎君共享天倫之樂的回憶。所以過片云:“憶共錦裯無半縫。”此化用晉楊方《合歡詩》“寢共無縫禂”句意。想當初,夫妻同床共枕,合蓋一條無縫錦被,如膠似漆,不可分割,何等恩愛!正是“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兩個比喻形容夫妻相親相愛的魚水關系。桐花,桐樹花,開白花者為白桐,開紫花者為紫桐。“桐花鳳”用典:“成都夾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靈禽五色,小于玄鳥,來集桐花,以飲朝露”,謂之“桐花鳳”。(見李德裕《畫桐花鳳扇賦序》)“郎”是“妾”的依靠,“妾”是“郎”的可心人兒。夫妻朝夕廝守,耳鬢廝磨,那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女子對昔日的生活充滿了眷戀之情。可惜“往事迢迢徒入夢”,那溫馨的回憶畢竟很久遠了,“往事”即使在夢中浮現過,亦是虛幻不實的,對解除今夜的“閑愁”是毫無補益的。詞意一轉折,女子的思緒又從“往事”回歸到“此際”,而此刻的現實又是那么無情;“銀箏斷絕連珠弄。”“連珠弄”是曲名。詞結句字面意思是銀箏不再彈奏《連珠弄》這曲子了,深層的含義是說兩人“連珠”一樣的團圓生活“斷絕”久矣,亦即“郎不共”久矣。那么何時能重奏《連珠弄》之曲、重溫“共錦禂無半縫”之夢呢?詞戛然而止,留下的是女子綿綿不盡的愁思。
上一篇:《趙孟頫·蝶戀花》原文賞析
下一篇:《賀裳·蝶戀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