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浪淘沙》原文賞析
新 秋
昨夜雨綿綿,寒澀燈煙。薄衾倦擁不成眠。曉起床頭看歷日,換了秋天。
桐樹小庭偏,碧蔭爭圓。教他知道也凄然。最是西風消息早,一葉階前。
這是一首悲秋之作。題為《新秋》,上片就先在這個“新”字上做足了文章。“昨夜雨綿綿,寒澀燈煙。薄衾倦擁不成眠?!睗?,滯塞。煙,此處用作動詞,發(fā)煙,冒煙。雨聲滴滴,終夜不歇,寒氣久滯不去,燈焰黑煙裊裊,女主人公雖已困乏,但裹緊薄被仍難御寒,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入眠。這里,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細心,敏銳地捕捉住秋天乍到時的種種跡象。首三句已經(jīng)蓄足氣勢,從聽覺(秋雨)、視覺(燈煙)、和觸覺 (衾薄)上,充分感受到氣候的變異,自然地引出“曉起床頭看歷日”的舉動,終于從理智上確認“換了秋天”的事實,寫得從容不迫,渾然天成。
下片寫白天的所見所感。知秋已至,當更惜春。“桐樹小庭偏,碧蔭爭圓”句,是恰到好處的承轉(zhuǎn)之筆。小小庭院兩邊的梧桐樹,依然青翠可愛,生機盎然,似乎在爭比著誰的樹冠長得更圓。二句先宕開一筆以蓄勢,下面卻陡然轉(zhuǎn)折: 這樣生命力旺盛的桐樹竟然也會在西風吹拂下飄然落下一片葉子,等著它們的只能是枯枝敗葉滿地的前景。這是衰期來臨的明確告示,怎不令人感喟不已! 《淮南子·說山訓》云:“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弊髡邔ⅰ耙蝗~知秋” 的成語,信手拈來,文筆輕倩,不落俗套,表現(xiàn)出對歲暮的感傷情緒。但,女主人公何以會產(chǎn)生這種悲秋之感的呢?原來,悲秋只是這首詞的表層含意,閨怨才是它的深層內(nèi)蘊。“教他知道也凄然”一句,恰到好處地點出女主人公這一深藏的內(nèi)心隱秘。“他”當指久別在外,苦思不歸的夫君。女主人公觸景生情,樹且爭圓,而況人乎? “他”要是知道這西風落葉的消息,必定也會為韶華易逝而凄然動心的吧? 回頭再品味前片,可知愁聽夜雨,獨對寒燈,長夜難眠,知秋之來臨而惋惜青春之流逝,這是隱藏在秋之來臨后面思婦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悲秋,歸根到底是害怕過早地失去青春,歲入遲暮隱含的人近中年的憂慮,女主人公多么愿意丈夫歸來時,自己依然是明眸潔齒的美好時代,但是,腳步匆匆的時光是能夠挽留得住的嗎?請看,這種曠男怨女的離情別緒表現(xiàn)得何等隱晦曲折,又渲染得何等淋漓盡致! 作者煉字頗具功力,“寒澀燈煙”語新意妙,為前所罕見。詞人選用平聲“寒”韻,所用的 “綿” 、“煙”,“眠”、“無”“偏”、“圓”、“然”、“前”等字。似乎也容易給人一種比較清冷的感覺,豐富了作品藝術(shù)感染力。詞作以景語作結(jié),做到了 “旨在言外”、“境在象外”,把有限的時空化入無限的離愁別恨,表現(xiàn)出對美滿愛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格調(diào)是別致的。
上一篇:《鄭文焯·浪淘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蔣春霖·浪淘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