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點絳唇》原文賞析
夜宿臨洺驛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如《點絳唇》云云。”細讀這首小詞,仿佛作者在夜宿時信筆揮灑,然而設想奇特,筆底下的太行山勢和北方草地風光,都寫得蒼莽、雄渾,給人一種氣勢非凡的藝術感覺。
題中“臨洺驛”,在今河北永年縣。陳維崧從秀麗的江南來到遼闊的北方漫游,他那豪邁的性格似乎在這里找到了適應的環境,激起心中的歌已不是傳統式的笙簫悠揚的柔軟的音調,而是象關西大漢手執鐵板唱起的粗獷歌聲。“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逼饍删涞木辰玳煷?,氣勢不凡。在古代詩詞中以女人的發髻來形容山巒是常見的,比如辛棄疾名篇《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就是典型的例子。但這里作者還以蝌蚪的形象來比喻太行山的峰巒突兀、蜿蜒不斷,更出人意表。
“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承上寫景,從山脈轉向平原。稗,俗稱稗子,在北方可作飼料。一大片稗草在北方早寒的氣候下已經枯萎,變成白色如霜的草皮,令人感到空曠、蕭瑟。
換頭“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由景及情,抒發懷古的意緒。戰國時期的趙、魏、燕、韓四個諸侯國,后來都被秦國滅亡。戰國的風云,歷史的興亡,猶如一幕幕人世間的悲喜劇,在他的腦海里翻騰。然而作者沒有吐露感慨情深的意念,而是以景收結?!氨L吼”三字提唱,而“臨洺”兩句接應。臨洺驛在趙、魏、燕、韓四個歷史古國的附近,如今悲風怒吼,滿地的敗落黃葉在中原大地被刮得漫天飛舞。黃葉既點綴了蕭瑟的景象,又寓寄著古今滄桑之異的深慨。這與姜夔《點絳唇》“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姜夔用筆輕靈,而其年則筆勢雄健、蒼涼。詞人雖不言古今感慨,而感慨自見。陳維崧別首《賀新郎》(丙辰九日)云“今古恨,漫興慨”,可以說是直抒胸臆,而這里以景寓情,言外的感慨卻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陳繼儒·點絳唇》原文賞析
下一篇:《馮延登·玉樓春》原文賞析